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党史
“联抗”部队成立
【信息时间:2015/7/23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黄桥决战胜利后,新四军军威大震,基本上控制了苏北。韩德勤之崩溃,实属罪有应得,但李明扬、陈泰运等与我友好的国民党非嫡系部队,存有疑虑,希望在新四军与他们驻地之间建立缓冲地带。地方中上层人士也十分关注我党我军之态度。新四军为了进一步团结地方实力派共同抗日,也迫切需要一支外围军,争取国民党的军队和士绅。因此,陈毅令黄逸峰组建中间部队,当时黄逸峰感到自己是个文人,怕不能胜任军事指挥员的任务,心中未免忑忐不安。陈毅鼓励他说:“既然三方面都支持你,是可以建立一支军队的。至于不会打仗,可以从战争中学会战争嘛 。我们的军事干部大部分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以后他和李俊民积极筹备。1940年10月10日,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联合司令部(简称“联抗”)在曲塘成立。部队初建时,主要负责人是:司令黄逸峰、副司令李俊民、周至堃兼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张孤梅。

“联抗”部队的建立,在苏中树起了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吸引着爱国的人们,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地慕名而来的官兵和进步青年有千余人。参加的大部分是有组织的武装,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派特务营副营长宋生发带来一个连,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令张公任纵队来了一个连,国民党江苏省保安一旅薛承宗部来了一个连,此外,还争取收编了国民党泰县第六区(白米)和第七区(曲塘)的两个常备中队。当时除地下党动员一部分群众来参军外,还派人去如皋、南通等地动员了一些青年。上海、泰县、泰兴、东台等地的知识青年和工农基本群众也纷纷前来参军。

部队设司令部和政治部。司令部下设秘书处、参谋处、军需处、副官处、税务所,政治部下设组织科、宣教科、敌工科。部队按来的先后顺序编为四个大队。以张公任的一个连和泰县第六区的常备中队编为第一大队,大队长姚琮;在泰县第七区的常备中队加上地下党动员来的一部分青年编为第二大队,大队长孙绍程、副大队长高鲤、张建新;以保安一旅的一个连为基础,组成第三大队;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派来的一个连为第四大队,大队长宋生发。部队分别驻防于胡家集、曲塘、大小白米一线,作为新四军与李、陈的中间地区,并在几个主要驻地设立税所,提供军需来源。

为了扩大部队,1940年12月,黄逸峰和李俊民正副司令率一个连去苏中四分区,建立“联抗部队东南办事处”,组织联抗东南支队,开展一系列争取友军联合抗日的活动。

“联抗”部队成立纪念地位于曲塘镇曲塘中学附中内。1991年5月,海安县人民政府为“联抗”部队成立纪念地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