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党史
忆开国上将张爱萍部长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馆)题词
【信息时间:2019/3/29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务院副总理、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原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爱萍同志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一、忆三史(党史、军史、战史)

 

1994年5月20日,王强(南通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和我一起赴京向参加过苏中战役的老首长汇报,中共海安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陈丕显、姬鹏飞、彭冲、叶飞等老同志的指示,拟在纪念碑东侧筹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经与张爱萍秘书贺茂之同志联系,张部长同意接待我们,对此,我们直接去张部长的住地。张部长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并主动与王强同志握手,显得很熟悉,王强随时介绍这是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主任陆大同同志,张部长主动与我握手并示意我坐下,夫人李又兰同志热情地送来茶水。

王强同志直接向张部长回报:“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以南京军区、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三家联合署名,已建立在海安县城。”张部长接着很风趣的就问:“为什么不建在如皋呢?”王强同志随即回答:“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当年建在什么地方有关领导意见很不统一,说明苏中老区各有关政府都很重视,原副省长管文蔚同志对此极为关注,经与省党史办同志及南京军区傅奎清政委等同志商定,一致认为纪念碑建在如皋、建在江都和泰兴都可以,但我认为还是建在海安比较好,因为当年指挥部在海安。”张部长沉思一会儿点点头,表示赞同并非常高兴地接着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各地都在争取,积极性都很高,这是一件大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王强接着说:“谢谢张部长对苏中老区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张部长非常忠恳的指出:“苏中战役是粟裕大将的经典战例,是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起点,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典范。建立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是南京军区、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做的一件好事、实事,要把这段历史传给后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

张爱萍女儿张小艾与本文作者亲切交谈

 

我接着说:“张部长你是著名的将军诗人、摄影家又是书法大师,恳请你为建好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和单位名称:(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管理处)题词。”张部长很愉快地点点头,走到写字间,立即就写好了两幅,这时王强同志竖起大拇指赞誉:“张部长的字写的真好!”接着又开口说:“关于筹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的配套工程‘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请张部长再题写馆名。”对此,张部长接着就问:“你们不是才来送报告?怎么就要写馆名?”王强立即回答:“陈丕显、彭冲、叶飞和姬鹏飞等新四军老同志都积极建议、同意在纪念碑东侧建个馆,要把当年的电报、华中野战军的命令、实物、史料展示出来……”对此,张部长幽默地说:“写吧,如果有关部门不批准,不要找我。”就这样一次给我们题写了三幅。

 

二、颂三情(友情、乡情、亲情)

 

张部长又高兴地转过身来对我们说:“碑、馆要建设好、保护好、发展好。”我立即起立:“请首长放心,回去一定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保证不辜负首长的希望,努力把碑、馆建成学习、研究、宣传苏中战役的史料宝库。适当时敬请张部长前来检查指导。”张部长高兴地笑着说:“请再坐一会儿,我们都喝点水,见到南通、海安人很高兴。”

对此就非常动情地回忆:“1930年4月16日夜攻打如皋老户庄的战斗,老户庄是大土豪张符秋的老巢,驻有大量的敌军。地形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张部长当时作为主攻部队的指挥员,率领战士们从南边渡河直捣保安团部。战斗最激烈的关口,何坤军长握着手提机枪,踩着他的肩膀,贴着草堆子向敌人猛烈射击,将敌碉堡里的火力压了下去。就在战士们向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一颗子弹击中了何坤军长的胸膛,鲜血染红了军衣,何坤那高大的身躯倒在了张部长的怀中,临终前仍然喊着‘冲上去,攻下老户庄’。”

讲起这些难忘的战史,张部长对我们很深情地说:“你们不知道何坤军长当年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参加过广州起义等多次战斗,牺牲时才32岁,何坤的遗体安葬在什么地方?家中还有什么人,都因为当时斗争的残酷,不得而知。解放后的1950年,张部长多次派人寻找,直到60年代中期,经一位参与烈士遗体埋葬的幸存者提供线索才在一块菜地中找到了墓葬的准确位置。直到80年代初,何坤家乡湖南永兴县的亲属才知道,50多年查无音讯的亲人,早已长眠在江海大地上。”

张部长谈到苏中老区时,很激动地指着左手背的伤疤告诉我们,“他与如皋、海安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何坤军长牺牲后,是他指挥攻打如皋西南敌人据点时不幸负伤,是当地的老乡将他藏在运送生猪去江南的船底舱里,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敌人的数道封锁线,秘密送到上海的医院治伤。”接着又说:“全国解放后,他在扬州地区搞社教时,还专门赶到如皋悼念牺牲的战友,看望当年的乡亲。”充满激情地站起来说:“在那个年代是高沙土上的乡亲们用红薯和玉米糊哺育了红十四军的成长,他们为部队抬担架、送伤员,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紧接着王强同志回答:“张部长现在如皋和海安老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飞机、火车直通到北京,热切恳求您纪念馆开馆时敬请您去剪彩。”张部长含笑应允,并主动与我们一一握手告别。

晚上我们回到宾馆久久不能入睡,目睹了张部长慈祥的面容,这位身居高位的开国上将,在我们面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早在1926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从经历北伐到土地革命,从抗击日寇到解放战争,从创建人民海军到发展“两弹一星”,枪林弹雨、戎马生涯70多年春秋,为共和国立下彪炳殊勋。

 

三、丰碑永驻育后人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于1988年5月17日落成,并对外开放。由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全国十大建筑设计师之一,东南大学齐康教授精心设计,构思新颖,风格独特,运用建筑艺术语言,展现了苏中战役的丰功伟绩。主碑造型为一把“刺刀”誉为天下第一,直插云霄,气势磅礴,象征着当年新四军指战员驰骋苏中战场,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慨。

1994年9月27日,由张爱萍部长亲笔题写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管理处”举行了揭牌仪式,由民政局副局长王中和主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存玉、县委党史工委主任陈毅明参加揭牌。

陈毅明主任介绍了当年七战七捷的战斗经过,海安附小200多名师生参加活动,张纯、何鹏等同学发言,李存玉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揭牌仪式在新四军军歌声中结束。

2004年元旦,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落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由7支步枪(对空鸣射)组成。展厅以千张战争年代留下的历史照片、千份极其重要的文献史料、千份(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千个英勇支前、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千幅名人名家的书画作品等展现了苏中战役的全貌。

2004年6月26日张爱萍女儿张小艾一行来馆参观

 

游客中心可供百人同时品茗赏景,容纳200多人具有声、光、电等高科技的多功能报告厅,可放影视片、学术交流、文艺演出等。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被列入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南京军区青年官兵传统教育基地,已先后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丕显、彭冲、叶飞、姬鹏飞、洪学智、迟浩田、张震、曹刚川等新四军老同志和社会各界及中小学生2000多万人次,已成为苏中地区一张红色的名片。

巍巍丰碑,耸立在广袤的苏中大地,数百万老区人民的心中,每当夜幕降临,这把荣获世界之最的一把“刺刀”,金光闪闪,光芒四射。照耀着苏中老区人们更加怀念粟裕司令员,谭震林政委指挥的经典战例——苏中战役;更加怀念在苏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3536位革命先烈;也更加怀念这支英雄部队的丰功伟绩,他们的精神永远传承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必将促进苏中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周围,以有真作为、能真担当、创真政绩的精神,凝心聚力同筑梦,携手奋进新征程,张部长若在九泉有灵,定会感到欣慰,苏中老区人民绝不辜负他的希望,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责编:赵秀芳)


作者陆大同(80岁)系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原馆长,海安市政协文史顾问,海安市新四军研究会理事,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本文转自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红色思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