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年鉴 >> 2011年鉴
经济综合管理
【信息时间:2011/12/26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国民经济综合管理

    【概况】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统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紧扣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新海安、迈向现代化”战略目标,编制《海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经县第十四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并公布实施。“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新海安、迈向现代化”为统领,以调结构、促转型、扩总量、增效益、惠民生为主线,以人才和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五大战略,着力打造沿海交通枢纽、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旅游新区、宜居创业城市,建立与基本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努力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新海安。总体目标是:经济发展速度全市领先,县域综合实力苏中前列,统筹协调发展全省示范。到2015年,全县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2018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规划纲要》同时提出了六大类29项具体指标。另外,牵头、参与区域建设用海、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海洋经济发展以及主体功能区域等多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对接工作。

    【强化国民经济目标管理】 对照“十一五”规划,编制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调控目标手册。组织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协调推进,按时形成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通过县人大审议。对照计划执行情况,提炼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亮点,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因素,结合海安县发展实际,提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草案,提交县人代会审议。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确定为:经济增长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营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亿美元。转型升级方面,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91%;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34.5%以上。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城市化水平达到47%。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确保完成市下达任务;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7分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沿海开发】 积极开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省市沿海开发规划及实施意见、行动计划提出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结合海安实际,形成《海安县沿海开发规划》初稿。加快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海安沿海开发总体定位,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形成《海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黄海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苏台(海安)农业合作创业园规划》。开展老坝港挖入式港口建设论证。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对老坝港挖入式港口建设自然条件的论证,并在南京专题召开《海安县老坝港挖入式港口建设自然条件研究报告》评审会。主动向上对接,争取一批项目列入上级规划。按照规划提出发展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海安实际提出《海安对接省市沿海开发规划的产业优势及配套项目》专题报告,提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发展、滩涂开发与利用、生态健康与环境保护等5大类共6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节能减排工作】 深入组织全社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立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下达县级机关重点部门节能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向各镇和重点用能单位下达年度考核指标,组织召开节能工作促进会,推广使用国家财政补贴的节能产品,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加快结构调整,正常开展新、改、扩建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落实激励政策,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奖励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和支持节能与循环经济活动开展;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下达考核指标,组织召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议,开展培训和争创节约型机关活动,实施行政中心节能改造;科技部门组织开展科普节能宣传活动,申报市级以上节能减排相关项目155项,争取节能减排科技扶持资金970万元;教育部门建立完善节能考核督查机制,开展寓教于乐的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农牧渔业和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农业节能,推进沼气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以及加快农业机械改造;统计、质监等部门跟踪做好能源消耗统计,贴近企业开展管理与服务;高耗能企业密集的海安、开发区(城东镇)等镇区,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协调服务与监管,促进工业节能和全社会节能工作持续开展。2010年,海安县在南通市率先组织开展创建节能星级企业活动,培育并验收通过12家节能星级企业,形成海安节能减排工作新特色,全面完成2010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工业节能降耗】 组织6家企业开展能源审计,配合市节能中心对8家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监测;推进技术进步,组织实施75项市级以上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加强对28家年耗标准煤3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管与考核,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关闭小化工企业3家、砖瓦企业5家。全县工业年节能总量突破6万吨标准煤。

    【资源综合利用】 全年组织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33家,完成33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年检工作。适应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积极为企业做好指导和服务,保证企业平稳过渡。散装水泥推广、商品混凝土生产两项指标大幅超额完成市下达指标,分别达80万吨和85万立方米,顺利通过“江苏省农村发展散装水泥达标县”省级验收。墙体材料改革和建筑节能工作持续推进,建设新墙材示范工程2个,完成新墙材推广应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处,主城区完成试点工作。

    【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组织实施43项市级以上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7亿多元,年经济效益1亿多元,年节能3万吨标准煤,年节水400万吨,节材12.5万吨,年利用固体废弃物156万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唯一),充分发挥行业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形成海安桑、蚕、茧、丝、衣及副产物一条龙20亿元产销规模;海安新能源板块培育渐成聚集效应,规模企业数取得新突破。农业循环经济长足推进,全县60%的秸秆直接还田,生态健康养殖减少对环境污染,完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450处,养殖沼气治理工程15处,建设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4处。

    【成品油市场管理】 2010年,海安县发改委严格按照《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江苏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全县成品油市场供应充足,加油站网点布局基本合理,加油站专项整治取得实质性成效,全年共取缔无证加油点3处,对规范成品油经营市场起到积极作用。针对社会加油站管理薄弱环节,先后举办社会加油站员工业务培训2次,灭火演练1次,加油站员工安全意识有明显提高。县发改委对全县加油站百分考核以及重大节日安全检查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全年共安全检查13次,查处各类隐患69处,整改69处,全年成品油市场安全运营无事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 融 管 理

    【信贷投放均衡增长】 2010年全县各金融机构把握信贷投放进度,保持均衡投放和平稳投放,实现信贷总量、结构、节奏与风险防范的有机统一。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量297.38亿元,比年初增加58.38亿元,增幅24.43%。贷款总量继续保持南通六县(市)第二位。年末,县内金融机构贷存比达61.84%,位居全市第一。

    【银企合作成效显著】 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年”为契机,推进银企合作和金融创新,推动县内8家主办银行与1000多家中小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授信总额215.79亿元,进一步拓宽银企合作覆盖面。县人民银行与县发改委联合多次开展银企资金需求对接活动,县各金融机构对企业资金需求情况进行调研,满足三大产业资金需求。银企合作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年内商业信用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商业承兑汇票签发、贴现和再贴现在全市首开先河。

    【金融考核不断完善】 由县发改委牵头修订和完善对金融部门的考核方法,明确2010年度金融考核的具体目标,并对相关考核指标进行细化。要求各金融部门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对地方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加大投放。同时突出争先进位考核,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市内系统贷款排名力争前三名。继续实行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与财政性存款相挂钩的办法,根据银行贷款增量占比按季调整财政性存款份额。良好的激励措施促进了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

    【金融生态示范县创建成功】 适时调整海安县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成立金融生态示范县创建推进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小组成员会议,协调解决金融生态示范县创建申报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做好创建申报工作。积极推介海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打造海安金融生态建设品牌。继续开展“五评一创”考评活动,考评认定信用镇14个,信用企业1094个,信用村200个、信用社区8个。2010年10月海安县获得“江苏省金融生态示范县”表彰,县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获得“江苏省金融生态创建先进单位”称号。海安金融生态品牌吸引了异地机构到海拓展业务,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等纷纷走进海安。年末,异地金融机构在海贷款余额达39.83亿元,比年初增加13.98亿元。

    【筹建盐海村镇银行】 10月8日下午,由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等法人及自然人发起的海安盐海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会议在海安王府宾馆召开。会议提出由相关发起人出资在海安筹办盐海村镇银行,审议通过了关于出资设立海安盐海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筹建机构和公司组织机构等议案。盐海村镇银行是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在外设立的第三家以服务三农为主的村镇银行,拟注册资本金1亿元。该行成立后将主要面对农村市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交通银行海安支行开业】 5月11日,交通银行南通海安支行隆重开业。交通银行落户海安,将以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海安企业发展和海安市民财富增值,提供便捷的服务。交通银行海安支行的成立既是海安金融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更是助推海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海安农村商业银行创立】 12月30日,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海安县农村合作金融半个多世纪来,尽管在名称上历经了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变更,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始终如一。海安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立足海安、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不断壮大资金实力,加大信贷投放,提升服务水平,为海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徐建强当选为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 目 审 批

    【概况】 2010年度县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恪守职能,积极主动服务、创新高效服务,全年收件556件,办结556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投诉率为零。全年收取各类规费、基金460.57万元,其中散装水泥基金及预收款66.68万元,新墙改基金343.37万元。四次获县行政服务中心红旗窗口称号,5人次获服务标兵称号,被县委表彰为年度行政服务红旗窗口。221省道、328国道、204国道改扩建项目等12个重大项目上报省发改委审批,完成康桥油脂、佳利士、润研等11个项目上报市发改委、市经信委核准备案。草拟《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办法》(讨论稿),先期介入工程概算测算,完成县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县地税局所属分局及稽查局迁建工程、县人民检察院办案技术等业务用房迁建项目等14个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审核及转报县政府常务会议批准。

     【行政权力网健康运行】 县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工作流程得到固化,依法行政优势凸显,健康稳定运行。截至2010年12月31日,县发改委窗口17个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共受理622件,办结622件,按时办结率100%,无一非正常预警。从网上申报66个项目获得市、县备案。

     【国家鼓励类项目确认】 欧贝黎太阳能电池技改项目、正成针织服饰有限公司高档针织面料项目获省发改委确认为国家鼓励类项目;申菱电器新型传感器项目、晨朗集团新型表面贴装元器件技改项目、联发集团高档色织面料生产线等8个项目获省经信委确认为国家鼓励类项目。

     【项目包装出成效】 配合后方科室和相关部门完成全县非规模化畜禽粪便污染连片整治工程、鑫缘集团高品质桑蚕茧生产及深加工项目、苏中医药物流中心二期工程等10多个申请国家、省专项资金计划包装立项,共争取上级资金1.3亿元。按照省点供土地和独立选址的新规定,包装亚太轻合金汽车用铝合金项目、联发集团高档面料项目、上海爱登堡电梯项目、县公路管理站、城北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全年共争取3个省点供土地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 全 管 理

    【概况】 2010年安全生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和行政执法力度,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和监管,保持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平稳态势,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运行。

    全年上报事故176起,各类事故死亡50人,比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少死亡3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8人;全县工矿商贸企业和建筑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2人;海洋渔业和滩涂养殖、消防、水上交通、农机、铁路均未发生死亡事故。各项事故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目标管理范围内。

    【强化领导责任】 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县政府常务会议5次专题研究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县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2010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第26次常务会讨论《关于报请批准第一批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整改的请求》;第27次常务会议讨论《关于请求配套海安县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经费的请求》;第29次常务会讨论《关于我县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的请示》;第30次常务会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讨论《关于“9·7”安全生产会议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及有关工作建议》以及《海安县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自2001年4月确定每月7日为全县“安全检查日”以来,全县各镇、各部门、各单位已连续坚持117个“安全检查日”活动不间断,风雨无阻,节假日也从不例外。每次检查,县政府领导,各镇和各部门负责人都亲自挂帅,参加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全县上下统一行动,企事业单位自查,各镇、各部门开展普查,各职能部门进行重点抽查,县新闻媒体跟踪采访报道。同时将每月安全检查日活动的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检查日活动的开展,既及时有效地消除了事故隐患,又营造了全社会的安全氛围。

    把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督查重点,每次检查都事先制定详细的检查方案,由县政府负责人审核后组织实施。先后下发《关于做好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转发〈关于加强上海世博会期间我省工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关于做好“五一”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转发〈关于认真做好“中秋节”、“国庆节”及“港洽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亲自带队参加安全检查,县委书记章树山亲自带队参加安全生产大检查5次,检查企业32家;县长单晓鸣先后6次带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4月30日,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一行18人,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视察;6月18日,县政协领导一行12人,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视察。据统计,2010年,县四套班子负责人亲自带队参加安全检查52次,检查企业235家。

    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是2010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南京“7·28”爆炸事故发生后,立即下发《海安县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的通知》。1、层层部署,落实任务。8月4日,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传达省、市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对近期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8月5日,收看全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电视电话会议后,召开安委会成员专题会,就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部署。会上,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当前事故多发势头的紧急通知》;8月12日,县政府召开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动员会,各镇、各部门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各镇安监站长参加会议。会议对全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下发《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安县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的通知》。全县14个镇、12个专项治理牵头部门均制定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全面有序推进。2、组织健全,分线落实。县政府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组。全县分四个层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即县政府督查组、专项整治督查组、镇、部门督查组、生产经营单位自查组。结合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特点,以及中秋、国庆临近的实际,在省、市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全县将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延续到10月中旬。3、跟踪督查,成效显著。8月5日,县四套班子全体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分别对永红铸造、耀华玻璃、晨朗集团、西蒙奇通、晓星集团、城管执法大队、环卫处、华新一品建设工地、人民广场建设工地等企业和单位进行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8月7~10日,县政府各分管负责人带队对职责范围内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进行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根据县政府、县安委会安排,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牵头,分成7个组从8月21日至31日对全县14个镇和8个重点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进行督查。据统计,安全大检查期间,全县共排查出各类事故隐患10265条,投入整改资金631万元,已整改到位10060条,整改率98%。

    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县安委会于11月19日下发《海安县高层建筑和在建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方案》的通知。县安委会办公室于11月18日上午召开各镇分管负责人会议;县政府负责人于11月18日下午和19日上午分别召开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全面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大检查。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省、市有关规定要求,先后修定完善《海安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海安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年初,全县14个镇、开发区、农场、60个部门的行政负责人向县政府递交安全生产责任状。各镇对所辖村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逐层逐级的责任分解,县—镇—村—组,县—镇—企—岗安全生产责任链基本形成,各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与监管单位签订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年初制定下发《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施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见》和《海安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全县安全生产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对海安县金秋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南通新正大特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推进基层基础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在安监局增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科,增加工作人员2名,经费按办公辅助岗位全额预算。为解决安监局人员紧缺的突出问题,县政府在2010年转业干部安置中专门给安监局增配两名在编转业干部。全局机关、事业等工作人员40人。海安县第30次政府常务会决定,把原机构改革方案中的安监站在企业服务中心“挂牌”改为与镇企服中心合署的独立法人单位。并明确海安镇安监站不少于5人,城东镇安监站不少于4人,李堡、曲塘、白甸不少于3人,其他镇不少于2人。全县各村(社区)安全生产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已全部配备到位。抓好安监人员的培训。3月19~20日,在海安党校对各镇分管安全生产的副镇长、安监站长进行春季业务知识培训;4月1日,对全县132名安全生产执法人员进行系统业务培训;10月14~15日,组织14个镇分管安全生产的副镇长参加市安监局举办的安全生产培训班;10月27~29日在县行政中心对各镇、各部门安全监管干部进行为期三天的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县长单晓鸣参加并作动员报告,市安监局局长倪建明应邀进行专题讲座。县安监、公安、消防、质监、建管、建设、卫生等七部门安排专人授课。培训结束进行书面考核。

    【推进安全社区创建】 印发《海安县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方案》,县政府明确海安镇中心街道办事处、城东镇泰宁村为安全社区创建试点单位,9月8日,县安监局组织两家单位到崇川区对学田街道学校安全和新城桥街道公共车库安全促进项目进行参观学习。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制定安全社区方案,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安全生产评估和分类监管】 下发《海安县2010年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分类评估信息采集变动情况表》。全县分类评估企业计1692家,其中A类企业44家,2010年拟报市批准升为A类企业13家,B类企业1142家,C类企业493家。通过开展分类评估升级活动,由B类升为A类13家,由C类升为B类2家。19家新评估企业,其中B类8家,C类11家。

    【重点监管工作】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制定下发《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海安委〔2010〕6号)、《海安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实施方案》(海安委办〔2010〕26号)、《海安县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方案》(海安委办〔2010〕27号)、《海安县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方案》(海安委办〔2010〕28号),有效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年初制定下发《海安县“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方案》,5月19日,在江苏恩达通用设备有限公司召开现场推进会。安监、卫生、工会等5个部门分管负责人、各镇专职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安监站长、卫生所长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等165人出席会议。与会人员参观恩达公司创建现场,听取经验介绍,海安镇、城东镇做创建表态发言,县安监局领导对创建工作作动员和部署。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及重点行业中小企业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层层建立领导小组,落实创建责任。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评价机制。全县697家规模以上企业、33家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初步建立“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覆盖率分别为100%和78%。

    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按照《县政府关于印发海安县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的通知》(海政发〔2010〕10号)和《2010年海安县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海安委〔2010〕1号)文件精神,2010年,全县将建筑施工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加油站安全、建筑拆除安全、燃气安全、高毒场所职业卫生安全、海洋捕捞、养殖业安全、农机安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行业和领域列入专项治理内容。2月5日全县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布置专项治理工作,将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专项治理牵头责任部门,5月12日召开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督查各专项治理部门上半年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各相关专项治理部门做到“四个清楚”“四个明确”、“四个到位”,(专项治理工作要求清楚,领导班子明确,工作机制到位;专项治理行业安全工作现状清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方案到位;专项治理行业的事故隐患清楚,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措施到位;专项治理行业的重点难点清楚,长远目标明确,治本之策到位)各专项治理牵头责任部门主动工作,强势推进,促进全县专项治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4月13日召开全县化工行业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县委常委、副县长孙进基到会讲话。在全面推进高危行业安全标准化创建、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和专家组检查制度的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海安县成立化工生产安全理事组,于5月28日、6月25日分别召开海安县化工安全管理理事组成立大会,明确办公地点和专职工作人员。理事组活动正常,对全县68家化工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检查二次。

    烟花爆竹专项治理: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要求,对全县3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709家零售户实施安全标准化达标大检查,制作制度牌700多块,发放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台账700多份。在安全大检查期间,全县共收缴伪劣烟花爆竹双响5000余只,烟花200余只,礼花弹8枚,燃放工具2副,吊销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1家,罚款万余元。

    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治理:公安消防大队以构筑社会单位安全“防火墙”为主线,在全县各镇建立消防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以实现“平安世博”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全县消防形势稳定。2010年,消防大队及各派出所共检查场所单位924家,发现火灾隐患252起,下发《责令整改指令书》109份,《复查意见书》89份、办理消防案件125起,罚款33.56万元。同时,全县15个基层派出所共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1929起,罚款30.42万元。

    高毒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安全:组织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全县87家粉尘作业企业、87家使用高毒物品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10家为整治重点企业,对1767人实施岗前和在岗体检。

    道路交通安全:开展以“迎世博、创文明、保平安”为主题的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对新建国道、省道、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接送学生车辆、客车及酒后驾驶的督查力度。2010年以来,县交巡警大队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1208起,拘留55人,暂扣驾驶证929本。

    海洋渔业安全:积极巩固“三化五覆盖”成果,不断加大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和应急装备设施建设,县政府拔款500多万元,实施海洋渔业捕捞和滩涂养殖配备现代化船舶、通信、避险和应急救援装备。全县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在周边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健康态势。

     特种设备专项治理:围绕“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有效监管能力、服务发展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全年,共检查使用单位68家,气瓶充装单位16家、重点监控设备26台,发现一般事故隐患54条、重大事故隐患6条,隐患整改率100%。

    建筑施工安全:坚持创新监管机制,突出整治重点,加强基础工作,强化督促检查,从抓备案、抓培训、抓督查入手,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全县建筑市场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大检查期间,共检查建筑工程49个,发出整改通知书47份,停工通知书2份,查出各类隐患或问题219条,全部整改到位。


    农机安全:全年累计检查各类拖拉机1320余台次,查处违规车辆195台次。其中:查处准驾不符或无证驾驶15人、酒后驾驶10人,超速超载102台,安全设施不全38台,逾期未检22台,无牌行驶8台,下发整改指令书23份,并限期跟踪整改到位。

    燃气专项治理:2010年共组织6次安全大检查、3次联合检查活动,发现隐患42项,取缔非法换瓶点3个,没收倒气工具2套,使得全县燃气市场秩序得到有效改观。

    拆除工程专项治理:按照“分工负责、属地管理、互通信息、协调配合”的原则,明确建筑拆除监管责任。全年建筑拆除面积近6万平方米,未发生拆除事故。

    加油站专项治理:对全县48座加油站、24座柴油点进行15次专项检查,共查出各类隐患114处,全部整改到位。

    通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出一批问题,治理一批隐患,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各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县安委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海安委办〔2010〕9号)要求,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区域,以及安全基础薄弱、安全事故频发的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细化工作措施,制定严密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确保全员参与、全方位排查、全过程监管,做到排查彻底,不留死角。经县安委会办公室认真梳理,县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讨论确定,下发《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县第一批三级重大事故隐患实施限期督办整改的通知》(海政办发〔2010〕81号)文件,对全县41项三级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年内省、市挂牌的三项重大事故隐患全部整改到位。

 

    【重点工程安全监管】 印发《关于成立县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安全生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海安监〔2009〕111号),转发《关于加强企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海安委〔2010〕9号)。重点对李堡卫生院工程、西场卫生院工程、大公幼儿园、二幼开发区分园教学综合楼、七战七捷纪念馆史料陈列室和文物库房工程、粮库工程、职教中心项目等重点工程进行督查和通报。对全县311家各类建设工程进行备案登记和审核。对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县安监局实施提前介入制,主动跟踪服务、适时安全告知、严格安全许可、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2010年共参与服务重点工作(项目)32个,参与园区查评9次,提前介入的重点工作(项目)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老坝港围垦3万多亩工程,县安监局副局长朱芝林、执法大队主任刘晓兵全脱产参与,该工程至竣工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在南通市过去的围垦工作中绝无仅有,省政府为此专门发来贺电。

    【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紧扣“安全发展、预防为主”这一主题,广泛宣传,着力造势,促进“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召开“安全生产月”动员大会,层层部署动员,县分管安全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在《海安时报》开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专版,12个专项治理牵头部门连续报道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情况,消防大队、建设局、供电公司连续刊登消防、燃气安全、用电安全等常识;在海安广播电视台开辟“举案说法”专栏,为全县人民了解安全、关注安全提供平台,提高全县人民的安全意识。6月13日在新世纪广场举办安全生产咨询日及万人签名活动,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章树山到场讲话并参加万人签名活动。组织“全国应急安全知识竞赛”和“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印发试卷6万余份,有效试卷回收率98%,参与人员6万多人,为往年的两倍。悬挂安全生产横幅、张贴安全生产标语、举办安全生产专题讲座、向全县广大手机用户发送安全生产公益短信。组织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主题的安全谜语竞猜、黄金时段播放安全警示片和安全标语流动字幕等多项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开展“三十佳”评比活动,从全县60名候选人中评选出“十佳安监员”、“十佳安全员”和“十佳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并在全县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进行表彰。

    积极开展电视网络远程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印发《县安监局县总工会县工商联关于在全县开展第二轮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全员培训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在全县万名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的基础上,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县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开展新一轮全员安全培训。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依托安全生产知识读本和光盘,结合其他有效培训手段,指导、服务全县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力求做到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重实效、经常性、大规模、低成本、广覆盖。首批17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企业,已与南通市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对接成功。下发《关于开展“2010年海安县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活动的通知》,并推荐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为2010年江苏省“安全生产诚信企业”。

    加强法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全年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2370人(次),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958人(次),高危行业从业人员1053人(次)。烟花爆竹从业人员661人(次),焊工、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含复审)2138人(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3152人(次),特种设备管理人员567人(次)。

    【应急安全管理】 为加强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建设,海安县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县安监局增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科的批复》,同意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并配备专业人员2名。按照“快速启动、及时处置,措施到位”的原则,组织有关重点部门重新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总体预案,10个专项预案,14个子预案,一般工业企业预案备案117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预案备案280家。各镇、各部门以及生产经营单位也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修定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为检验全县应急救援能力,6月28日,县安委办在海安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组织开展预防燃气泄漏事故的安全应急救援演练,7月9日,在海安华强新厂区组织开展南通范围内跨地区、大跨度厂房的应急救援演练,南通市消防支队到场指导,全县各部门、各镇安监干部及有关企业代表200多人参加现场观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统    计

    【概况】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统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部门公信力的历史使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化统计改革,加强统计建设,实现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积极推动海安县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实现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圆满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面达小康先进部门、服务业工作先进单位、服务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等三项荣誉。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工作有序开展。统计调查工作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三产服务业、城乡居民收支、物价指数、劳动工资等多项调查任务。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科室职能和任务。开展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报表实施阶段,科学评估基层上报数据,定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较好地完成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实施推进科学统计需要的各项统计调查制度。全面贯彻推进贸易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将符合条件的个体户纳入贸易直报统计范围。进一步完善部门服务业统计制度,能源统计制度,建立月度节能监测预警制度。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统计。完成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调查,部分服务业抽样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完成公众安全感及对政法系统满意度调查和全县农村流动人口调查,完成全县农村公民科学素养、脱贫攻坚、设施农业等调查任务。

    圆满完成城镇住户与农村住房的轮换工作。城镇常规记账户由原100户扩大到120户,成功定户率100%。农村住户完成农村住户、产量、价格、中间消耗样本轮换,住户样本量由100户扩大到150户,产量样本点12个、价格和中间消耗样本量各26个。举办城镇住户和农村住户新网点辅助调查员业务培训班,全面启动新网点运行。

    【统计法制建设】 统计法制工作规范化。制定《2010年全县统计法制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中,将统计法制考核作为重点来抓,在百分考核中法制工作占15分,并把加分项目放在统计法制工作上,保证全县统计法制建设。制订《全县统计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南莫镇、老坝港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32家单位列入统计监审,监审单位中包括工业、投资、劳动、贸易、建筑、工业品价格、三产和农业,监审范围注意点面结合,确保统计监督检查力度。

    法制宣传工作多种化。根据《南通市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全县2010年度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以设立宣传咨询台、印制《统计法》知识问答、拉过街宣传横幅、电视台播放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新《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处分规定》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印成小册子,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情况,发放到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和学校等基层单位。10月,统计局局长马善华走进海安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法制热线》节目,就新统计法的有关法律问题作专题解读,并就当前社会各界关心的统计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现场解答。12月,在海安火车站设立“统计普法宣传站”,拉开统计法制宣传月活动的序幕。

    扎实推进统计法制培训工作。2010年报名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和继续教育培训人数575人。对基层统计单位的统计负责人和专兼职统计人员进行“五五”普法培训,考试合格的发统计“五五”普法合格证,全县1645人取得统计“五五”普法合格证。

    【统计咨询服务】 围绕海安经济发展争先进位的要求,加强横向经济信息交流和统计合作,密切关注南通市五县四区和苏中地区十六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搜集、整理和提供大量的横向经济信息和综合对比分析资料。认真搜集、整理、上报全国百强县参评资料,着力做好与上级有关方面的衔接和沟通,组织协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考核目标,为县委县政府对镇经济目标考核提供资料。按月编辑《统计月报》,按年编辑《统计年鉴》,并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四套班子有关负责人、有关部门负责人,较好地发挥统计监测和预警作用。全年撰写统计分析35篇,统计工作信息197篇,统计经济信息146篇。《海安县失地农民现状调查》、《看收入增长轨迹话农民增收渠道》两篇分析分别获南通市第二届县(市)、区青年统计干部论文演示二、三等奖。

    【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动员。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从2009年开始到2011年全面结束,历时三年。2010年11月1日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入户登记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方案,由统计局牵头,组织实施普查员业务培训、登记、普查表审核、验收、数据录入、分析评估等阶段性工作。

    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成立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海安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出台《海安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方案》,明确各镇(场)、各部门工作职责。把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

    精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材料、接受电视台专访、在网站上发布信息等途径全方位宣传人口普查相关政策要求,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支持配合程度。举办为期18天的普查指导员及数据处理人员业务培训班,培训普查指导员及数据处理人员近2000人。县人普办与公安局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圆满完成全县户口整顿的组织实施、复查验收、资料汇总上报和移交。牵头组织实施人口普查专项试点与综合试点工作。

    确保人普工作全覆盖。为确保普查结果的完整性,正式登记日期间,普查员们采用“白+黑、5+2”的工作时间,全力奋战人普工作,进行地毯式排摸。按时完成全县14个镇的人普登记工作。

    严格审核,快速完成汇总工作。此次人口普查报表采用光电录入方式,对报表填报的质量要求高。为确保报表审核录入工作顺利开展,从相关部门和各镇选调一批统计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负责报表的审核,从职校聘请专业的电脑操作人员负责数据处理。分工协作,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报表的审核、录入及快速汇总工作。

    【小康推进与监测】 2010年8月12日,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下发的《2009年江苏省县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统计报告》中获悉,2009年海安县建成全面达小康社会。作为全面达小康建设工作的牵头部门,统计局上下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在2008年和2009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监测工作,加强与各监测部门的协调联系,实行定期协商机制。对各镇、各部门尤其是小康指标责任部门逐项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通过“月检查、季考核”,提高工作水平和效果,确保达标率,提高满意度。做好数据收集和整理归档工作,认真研究数据,提高数据质量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 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遵循“守土有责、护土有方、动土有据、用土有益”的工作准则,以“双保工程”(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为主线,以土地卫片执法“双零”(零问责、零约谈)目标为总揽,创新思路管资源,全力以赴保发展,群策群力守红线,千方百计促集约,动真碰硬查违法,保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切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五”普法、矿业权核查、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受到省国土资源厅的表彰,海安县连续四年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先进县”。



     【保障经济发展】 国土局、发改委、开发区成立专门班子,组织申报材料,争取3个项目“点供”指标903亩,争取独立选址项目用地指标10个1727亩,有力地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国土局负责人挂钩服务县重点项目,分别带队赴各镇、开发区了解用地需求,提前做好用地报批服务。科学编制报批方案,专人盯紧报批,力求最短时间拿回土地批文,最短时间办理出让手续,全年报征土地8942亩,比上年增长52%。同时,积极探索工业用地预挂牌制度,实行项目用地整体规划、一次挂牌,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分批供地,化解项目落户“急”与土地指标“紧”之间的矛盾。挂牌出让工业用地169宗3999亩。拟定2010年土地招商计划,并将土地招商信息和出让公告在江苏土地市场网发布。全县经营性用地挂牌出让45宗3285.89亩,成交总价45.27亿元。收储经营性土地495亩。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1251宗14292亩,为企业实现融资50.86亿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意见》,根据海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沿海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优化各类用地空间布局。1月14日,海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通过省级评审。6月2日,海安县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通过省级评审。

    【耕地保护】 县政府出台《关于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在全县建立以政府为主体、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层层分解、社会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政府与镇、镇与村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面积、地块以及保护措施、权利义务等。县政府办下发《关于开展2010年全县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的通知》,明确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完善基本农田业务资料、严格管护基本农田、强化“争先达标”考核要求。开展后备资源调查,全县共调查出2010至2012年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后备资源3618亩,可用于城乡挂钩拆旧复垦的后备资源2836亩。扎实抓好占补平衡项目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通过验收2919.13亩,名列全市第一。召开土地整理项目现场办公会,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曲塘万杨、南莫高杨、白甸施溪等3个项目通过省验收。国投孙庄项目工程完成90%以上。省投资1965万元的大公凌东土地整理项目获省批准,为全市两个项目之一。组织申报南莫镇规模近3万亩的省投土地整理项目。

    【申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的新要求,对“海安县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区位置、范围进行调整并对规划方案重新编制。经过现场选址、外业调查、入户统计、举行听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土地权属审核、方案测算比选等,重新编制《海安县“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审批。海安县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区分为城东、雅周和墩头3个片区,涉及城东镇堑南、新生、品建、雅周镇周机、迥垛、庞庄、东楼和墩头镇仇湖、墩头、西湖等10个行政村,工程区总规模为29053亩,工程总投资估算为14.7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3332亩。

    【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 各镇将“土地管理先进镇”创建活动与土地执法“三无”镇创建相结合、与争创“耕地保护十佳镇”相结合,创建工作形成“党政齐抓,部门共建,城乡同创”的良好格局。海安县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工作先进县。

    国土局加强土地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规范土地违法案件的办案程序、处理意见。广泛宣传土地基本国情、国策、国法,营造依法用地管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社会氛围,“五五”普法工作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先进单位。出台《海安县国土资源“片警式”监管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土地片警”履职标准,从动态巡查、立案调查、依法制止、案件执行、结案归档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管,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及时发现率、有效制止率、规范处置率、依法查处率、按时结案率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编印《执法监察工作手册》,以执法监察案卷运作流程、案件查处工作流程为切入点,明确执法监察每个环节工作人员的履职要求、工作程序、时限要求。与县人民法院签订联合执法协议,建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信息通报制度、制止违法犯罪行为配合机制、行政执法人员与司法人员学习、培训机制。依托县、镇、村三级国土资源信访网络,建立“五查五报”涉地信访预警机制,准确掌握信访案件真实情况,采取稳控措施,有效进行处置。国土局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 建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纪检监察、国土、法院等部门和各镇负责人参加的全县土地卫片执法迎查领导小组。县委办、政府办下发《关于做好迎接2009年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对土地卫片图斑涉及地块进行逐一核查,开展以找问题、查问案、追问责“三问”活动,坚持对照标准,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处罚落实到位,人员处分到位,手续完善到位,整改落实到位。在规定时限上报土地卫片执法数据。

    【节约集约用地】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深入开展存量用地盘活挖潜活动,不断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下达盘活存量用地任务,组织各镇对全县工业项目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闲置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分类制定盘活方案。对供而未用、用而不足等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分别送达限期动工、追加投入、收回土地使用权通知,共盘活存量工业用地1305.68亩,是上年的1.6倍。其中盘活闲置土地532.5亩,供而未用土地54.4亩,用而不足的土地323.5亩,空闲土地364.4亩,其他存量土地31.18亩。从2007年10月起,对工业项目受让土地一律实行预登记制度,土地预登记期限为2年。为充分发挥预登记的警示、督促作用,县发改委、国土、建设部门及项目所在镇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竣工验收,实行“一车式”查验,“一表制”审批。建立项目用地预登记台账,掌握项目预登记信息,主动上门提醒,督促项目加快投入。竣工验收企业56家。

    【“节约用地知识行”活动】 深入开展“节约用地知识行”系列宣传活动,全面铺开“全国土地日”宣传工作,通过节约集约用地知识进企业、进乡村、进校园三项活动,大力营造“依法依规管地,节约集约用地”浓烈氛围。企业行。向全县工业企业发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议书,赠送节地知识小册子。组织开展全县存量建设用地清查活动。开展“集约用地模范企业”评选活动。乡村行。邀请市国土局负责人对县四套班子负责人、各镇党委、政府负责人进行土地管理形势专题讲座。组织镇村干部参与后备资源调查,了解国土资源情况。各镇召开广播会、出动宣传车,在主要街道悬挂、张贴土地日宣传标语,发送宣传短信,举办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咨询活动,制作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宣传展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海安时报》上开辟“节地知识行”专栏,介绍依法用地、集约用地的有关知识。校园行。县国土局与县委党校举办节约集约用地研讨会,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向中小学生发放印有国土宣传标语的书签。

    【地籍管理】 出台《海安县地籍成果资料维护更新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地籍精细化管理水平,保证全县地籍成果资料真实性、准确性和现势性。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整改上报工作,结合“一张图”工程,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时点统一更新调查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基本农田上图等工作。在雅周、西场、墩头等3个镇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到组试点,共发放87本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全面铺开土地登记联网审批工作,共联网发证182宗。为项目单位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382宗476.6公顷,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411宗53.89公顷。办理商品房、房改房及转让登记8612宗。

    【矿政管理】 1月18~19日,全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在海安召开,会议观摩海安现场。海安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全市第一,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16.68万元。海安县地热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矿业权核查工作,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先进集体。海安县“河道淤泥制砖产业化”研究项目通过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全年出让淤泥粘土矿52宗33.47万吨,收取采矿权价款30万元,平均每个窑厂河道淤泥挂牌出让量位居全市前列。大力实施砖窑关闭工作,关闭轮窑3座。

    【测绘管理】 开展测绘单位的复审换证工作,复审换发8家测绘单位。做好测绘行政监管及日常服务工作,按时完成测绘单位测绘成果目录汇交、测绘行业综合统计工作和测绘项目备案工作。抓好测量标志日常监管,强化国土所测标双月巡查制度的督查和责任落实。对国土所巡查台账进行核实,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强化测量标志保管员的责任落实,测量标志保管员每季度向国土所书面汇报所负责的测量标志的完好情况。


    【国土队伍建设】 国土局以绩效考核为引领,扎实推进“双保”工作。在以科室为单位广泛开展岗位职能研讨的基础上,局党组逐科室听情况、找不足、议措施,与12个科室、直属单位签订18份责任书。开展基层国土人员“周周训”活动。各科室围绕岗位开展专题调研,共撰写论文36篇。抓创新突破激发动力。先后制定完善“保姆式”服务、“片警式”监管流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优化农转用指标分配及管理办法、储备土地信息化管理等16项管理制度、办法,着力在“双保”焦点和难点上求突破。抓作风建设强化合力。扎实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五好班子”主题活动。探索建立“鸣警钟、设警线、亮警灯”三项预警机制。开展廉政“六进”活动,加强廉政教育。按照自己找、相互查、社会挑,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并对不同级别的风险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警处理。全系统共排查出廉政风险点941个,其中个人廉政风险点366个,排查出渎职风险点693个,其中个人渎职风险点555个,建立风险防控模式49个。抓考核激励形成活力。围绕“块上领先、条上一流”的目标,下达各科室工作任务,实行工作流程倒催机制,对由几个科室共同完成的工作,下一流程科室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催促上一科室按时流转,并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议。对科室整体工作分为月度重点工作考核、目标责任书考核和形象测评考核三个部分进行。每月召开办公会,对各单位上月考核得分及排名现场公布。国土局在84个县级机关部门、直属单位整体形象测评中名列第9名。国土窗口进驻中心连续32个季度被表彰为红旗窗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 2010年,南通市海安工商行政管理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积极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完成政府下达的四大类17项年度绩效考核目标任务,牵头落实的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全省领先、全市第一,获得省级放心消费先进县荣誉称号。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被列入全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大事条目,“平安市场”创建工作突出、被南通市表彰为“长安建设”先进集体。长期积淀的多个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全年受到各类集体奖励24次,个人奖励63次。

    【服务经济发展】 开展“牵手百千万,工商服务行”活动,围绕12个方面内容深入企业帮扶发展,先后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497个,协助企业融资2.9亿元,扶持产业发展转型340家。引导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58户,流转土地1.1万多亩。行政审批中心工商登记窗口实行“审核合一”工作制度,当日执照办结率98%以上,成为不流动的“红旗窗口”。注重抓好商标工程,新培育认定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市知名商标10件。突出帮大扶强,通过对江苏联发集团的贴身服务,实现海安上市公司的“零突破”。以扶持全县电子产业为抓手,4月牵头成功举办“缘聚昆山”电子产业推介会,促成1.2亿美元的中国海安台湾工业园项目签约落户。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板块经济培育先进集体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先进集体。


    【城市创建】 牵头负责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市场环境整治和“五小行业”整治工作。指导和督促市场主办单位抓好创建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海安县国家卫生县城复审验收的顺利通过。在“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中,查处取缔非法经营户70多户,督促整改180户,规范经营事项300多户。完成政府交办的16户拆迁户的说服搬迁工作。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先进集体。

    【市场监管】 2010年开展各类整治活动40多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万多户,查办一般程序案件654件。突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先后组织开展5次较大规模的乳制品清查活动,检查乳制品经营户2869户次。开展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全年抽样检测各类商品近300个批次。突出做好“红盾护农”工作。查处农资案件79件。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检查200多个农资点,抽样农资样品57个,总量8700吨。及时组织开展白酒市场打假执法行动,查处酒类违法案件14件。开展房地产、蚕茧、拍卖行业公共服务行业专项执法行动,查处房地产领域案件3件,公共服务行业不正当竞争案件3件,无照收购蚕茧案件27件。全年取缔无照经营254户,疏导领证2327户、查处无照经营案件165件。

    【保护民生】 抓好“平安市场”创建工作。推荐上报11家市场为市级“平安市场”、14家市场为县级“平安市场”,创建达标率83.3%。“平安市场”创建工作取得全市考核第一的好成绩,被县推荐为南通市“长安建设”先进集体。将市场标准化管理、“平安市场”创建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有机结合,吸引民间投资3亿多元,促成22个农贸市场建成使用和8个在建项目,保持全市领先。强势推进放心消费工作,其乡镇创建督查考核测评的“八个一”做法得到省、市高度认可和推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全省近30县(区)及50多个乡镇(街道)先后前来观摩学习。加大消费者申诉热点问题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的监管,查处涉及群众消费领域的违法行为210件。充分运用12315消费投诉功能,全年受理各类投诉300多件,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优化机制】 充分发挥经检大队执法主力军作用,促进责任区执法与联动执法机制的形成。全面落实内资企业网上年检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将户外广告登记权限下放至分局,强化对户外广告的实时监管,促进广告登记、监管的有效衔接。抓好对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完成对34个市场相关数据采集、录入、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促进有形市场监管水平的提升。开展基层监管规范提升“百日会战”活动,投入30多万元,统一制作镜框,无偿提供给经营户安装悬挂,实现全县个体持照率98%以上,登记经营户亮照率100%。加强经济户口数据管理,规范经济户口的操作授权,落实对各类错标、漏标数据的纠错工作,确保数据库质量。

    【依法行政】 先后制定出台行政执法11项制度,为全局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组织开展内部学法活动109次,对外法制宣传和培训69次,提高工商干部、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法律素质和能力。落实行政执法检查、考评、技能练兵等系列举措,狠抓行政执法工作质量。在全市案件核审技能竞赛中,有3人进入前10名,在县政府执法卷宗评查中取得综合质量第一的好成绩,在省局执法卷宗抽查中获满分。

    【工商行政队伍建设】 加强两级班子建设,城中分局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党支部,8个单位党支部被当地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年终基层站所测评中,4个分局获得辖区第一。将12名青年干部提拔到中层岗位上,形成中层梯队发展。实施“青蓝工程”计划,成立“青年干部联合会”,保持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先后投入145万元用于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开展“公房私用、公款私借”两清理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原市场改制遗留人员的处置工作。狠抓业务档案建设,县局综合档案室通过省档案管理三星级复查验收,胡集分局继李堡分局之后通过省二星级验收。开展基层工商分局专职纪检监察员配备和“十佳勤廉标兵”的评选工作,促进系统勤政和廉政风气的弘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  价

    【概况】 物价工作以推动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为主题,在创新服务中求发展,在惠民生中彰显部门工作特色,营造宽松价费环境。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促成兴化客商投资1100万元在海安镇工业园区内成立南通艺茂商贸有限公司。落实重点项目服务工作,对胡集镇周吴农业观光休闲项目,主动联系沟通,跟踪服务,促成项目顺利实施。做好挂钩帮促工作,与南莫镇于桥村、黄陈村和曲塘镇大陈村挂钩帮促,找准帮扶工作切入点,帮助基层解决力所能及问题,切实推进生态县建设,构建社会和谐。2010年获江苏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南通市价格工作先进集体”、“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成本监审工作先进单位”、县级机关“文明机关”、“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先进集体”。

    【调控价格总水平】 着力延伸价格监测触角,在批发市场、超市及乡镇设立价格监测点,对主副食品、农副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主要品种实施价格动态监测,加强监测数据分析,为上级价格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应对价格异动情况,全局重点开展以秋茧、鸡蛋、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产、销价格情况调研,密切关注价格异动苗头和倾向,制定应急工作预案。积极开展粮食、鸡蛋、食盐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和柴油、化肥等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巡查,切实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净化企业价费环境】 以“收费依据合法,收费用途透明”为要求,清理涉企收费,落实企业交费登记、付费监测、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等制度;及时将《涉企收费手册》免费发放到各企业,为企业缴费提供服务指南;积极参与县减负办对涉企收费部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开展收费专项检查,集中清理和纠正向企业摊派、索要赞助和无偿占用企业财物的行为,检查国家和省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经过清理整顿,全县企业付费政策环境明显净化,进一步助推企业减负增效、持续发展。

    【创新价格工作机制】 积极实施客运出租汽车运价油价联动、蒸汽煤热价格联动等新机制,及时关注市场油、煤价格动态,适时启动价格联动办法,平衡行业主体间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省物价局放开普通住宅商品房核价管理政策后,及时落实住房价格备案制度,顺利实现房价管理从核价向备案制、从管理具体价格水平向监管价格行为的转变,有效地维护市场商品房价格秩序。

    【构建价格争议调解机制】 为进一步减少价格矛盾和价格纠纷,积极运用价格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物价局根据《江苏省价格争议调解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立价格争论调解办公室,规定办事程序,明确相应职责,尝试运用价格职能进行价格纠纷调解,首次调解海安地板一条街“天天过年大酒店”火灾损失赔偿鉴定委托,经调解,了结7万元的赔偿纠纷。

    【发行《海安居民缴费指南》】 组织编辑《海安居民缴费指南》,印制12万册,免费发放给城乡居民,保证城区每户居民家庭全覆盖,农村基层村民代表以上农户每户一册,提高了收费政策的透明度,宣传价格政策,又为老百姓明明白白缴费提供指南,营造良好的价费环境。

    【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配合省局查处南通家惠畜禽饲料有限公司参与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绿豆串通涨价案,维护农产品价格秩序;对海安汽车美容行业35家汽车美容企业,联合将洗车价格从每辆8-10元提高到每辆15元的违规串通涨价行为及时进行查处;查处少数大型超市典型的虚构原价的价格欺诈行为;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价格公示和代收代办收费行为。对各类放开的商品,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专业检查与市场巡查的综合运用,有效地规范市场价格行为,运用事前教育、事中警示纠正、事后回访督查的执法模式,实现价格执法的服务性、人性化以及法律效力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以人为本关爱民生】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解决民生价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价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督促收费公示政策落实,保持各级各类学校收费的基本稳定;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部分医疗试点单位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加强医药价格管理;加强蚕茧生产成本、茧粮比价、生丝价格的市场调研,兼顾蚕农和缫丝企业利益,科学合理提出蚕茧收购指导价格建议,促进蚕桑产业的平稳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会同粮食部门加强粮食收购市场执行价格政策情况巡查,维护农民权益。



    【提升价格公共服务水平】 巩固、完善、提高现有价格鉴证阵地,重点提高刑事、行政、仲裁、民事案件的鉴证质量,稳步推进价格认证工作。2010年完成单起案值2600万元的民事鉴证案件。开始接触涉税财物价格鉴定,完成6900万元的房地产价格鉴定,为土地增值税清算核定提供可信依据;为南通欧贝黎等10多家企业做好价格认证服务,为及时办理海关补交增值税提供重要依据;积极为海安镇政府搞好拆迁评估价格认证,多次为县纪委查处的案值认定搞好无偿价格鉴定。据统计,价格部门为政府直接或间接减轻财政负担2000余万元。

    【积极打造“12358维权在物价”服务品牌】 全局各职能科室联动,积极化解小区物业收费和拆迁安置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价格投诉、举报,畅通“12358”群众价格举报、价格咨询电话热线,对群众的各类诉求,反映迅速,认真处理。开展服务大众“价格诚信活动”,培育推出9家省级价格诚信单位,促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对中大街小区业主委员会投诉开发商违规价外收费的问题,依据政策果断落实处理,责成开发商退还拆迁户123万元,中大街小区业主委员会代表小区业主专门制作“为民办事,可敬可佳”旌旗一面;对锦绣前程、阳光家园小区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消除矛盾隐患,有效地维护了购房户的利益。

    【依法行政和提高行政效能】 严格按照成本监审、价格听证、集体审议、价格公示等规定程序,实施对城市公交运价、管道天然气价格的调整,理顺价格关系,提高价格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规范政府定价行为。认真实施价格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推进协同办公系统工作的落实,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完善权力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以行政服务窗口为依托,实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办件满意率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政服务中心

    【概况】 2010年,行政服务中心在效能建设深化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和“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的推动下,追求服务更优,实现效率更高。加强内外宣传,政府采购中心《阳光采购成绩斐然》、发改委窗口《创优服务助发展》、工商局窗口《服务外商难事巧办》、国土局窗口《守土尽责写忠诚》、国税、地税窗口《联合办证效率高》、环保局窗口《严把底线保民生》、交通局窗口《让“跑运输”奔上快车道》等10多篇“窗口风采”系列报道先后在《南通日报》海安专版上发表。机关形象测评保持前列,被评为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级“工人先锋号”、“三八”红旗集体,全县服务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先进集体、结对帮困先进集体,行政服务中心全年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8.64万件,提前办结7.86万件,提前办结率91%,即办件和承诺期内办结率100%。

    【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注重加强与园区、企业、部门的联系沟通,把服务重点向园区和项目倾斜,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保证对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及时联办、快捷审批。各相关部门窗口配合协调,分管领导正常参加联办,现场解决具体矛盾问题。2010年共组织召开项目协调会95次,联合踏勘48次,联合验收16次。

    【推行规模工业企业许可证照集中年检】 牵头工商、质监、环保、卫生等部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对企业工商营业执照、代码证、标准证书、排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进行集中年检,统一收费标准。4月,在墩头镇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利用1个月时间,以各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完成对全县14个镇规模工业企业和全部供水企业的集中联合年检工作。其中,工商部门应检793户,实检770户,年检率97.1%;质监部门组织机构代码证应检836户,实检621户,年检率74.3%,产品执行标准年检企业数574户,年检率68.7%;环保部门应检153户,实检113户,年检率74%;卫生部门应检43户,实检41户,年检率95.4%。集中联合年检,提高年检透明度,减轻企业负担,深受企业欢迎。

    【规范“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 对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室)常态规范运行进行督查指导,对全县90多名审批代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交流、跟踪考核和总结表彰,代理代办工作水平稳中有升。在行政审批管理监察系统建设方面,2010年完成网上审批管理系统软件功能需求论证和采购开发。新系统的开发启用与县“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对接,部门事项实现三级联动审批、网上申报受理、并联审批等功能,办事公开、协同审批、监督管理的程度得到提高。

    【政务公开】 将办事须知、服务承诺、监督制度等通过公示栏向社会公开,进一步规范办件流程、申报材料、收费依据和标准、办理时限等。设立总服务台,加强咨询、导办、预约服务和评议、投诉监督。积极配合支持县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中心服务大厅和各镇便民服务中心电子监控视频全部安装到位,纳入县效能办和中心监控室适时监察。

    【制度建设与内部管理】 修订《AB岗工作制度》,明确AB岗人员配备要求和责任,更新窗口座牌设置内容,保证服务不缺位、不延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通过学习讨论《县级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廉政准则》,开展算账教育活动、“三爱”主题活动、“效能建设深化年”主题教育活动等,增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诚实守信、文明和谐的意识。根据县纪委统一要求,对行政服务中心各科室职能进行逐一排查,梳理出风险点和防控措施,并汇编成册。2010年,行政服务中心支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和政协委员评议意见整改工作,接受县人大代表的现场视察和县政协领导的跟踪回访。

    【结对共建】 与大公镇噇口村、早稼村和北凌村结对生态共建工作,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经费用于支持3个村的生态建设。积极与交通运输等部门联系,争取多方资金支持村级道路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党员积极向玉树地震灾区和县慈善协会捐款1万多元,定期到结对村的贫困家庭中慰问。与大公镇贫困孤儿姜志强结对后,不仅关心其生活、学习情况,还积极与该镇民政部门取得联系,解决其社保问题。10月,行政服务中心6名工作人员主动参加县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走上街头,宣传、倡导文明交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技术监督

    【概况】 2010年,海安质监局紧扣“质量提升年”,把握“六个抓手六个提升”工作主线,结合实际,改变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手段,强化工作绩效,扎实推进效能深化,全面完成政府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质量兴县,质量兴镇、质量兴企、质量兴业等相关工作举措得到贯彻落实,实现职能履行与事业发展双飞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民营经济工作先进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法治海安建设先进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先进单位”;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在民主评议机关和科室(窗口单位)政风行风活动中被评为政风行风建设先进科室,质监党支部被县机关工委评为机关党建信息工作先进集体;邓澄被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省质监系统先进个人,7人被南通质监局评为先进个人,8人受县政府嘉奖,10人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3人被县政府记三等功。

    【推行绩效管理模式】 动员和组织近40家特色企业赴省、市局进行绩效或质量管理培训,效果明显。江苏联发集团获南通市市长质量奖,中洋集团、鹰球集团获江苏省质量管理奖,丝乡丝绸等5家企业8篇论文参加南通市先进质量管理及QC成果发布,分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3个。组织万力集团等13家企业申报江苏省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组织苏中建设集团等7家企业申报南通市质量标兵企业。

    【名牌产品培育】 加强与省、市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联系,积极与国税、地税、统计、工商等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制定《海安县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将名牌培育纳入到各镇质量工作总体规划中。13家企业产品获江苏名牌,其中新增7家、复评6家;南通名牌新增16家。

    【江苏省锻压机械检验中心建成】 在海安质检所、计量所技术基础上,2010年3月建成省锻压机械检验中心。坚持硬件、软件同步提升。硬件上,加大投入,购置直读光谱仪等国际一流专业设备总计130万元。软件上,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监督评审、省二合一资质认定监督评审、计量机构考核复查,围绕机械、电器安全、电子智能控制、电磁兼容等重点技术指标全部符合实验室要求。注重加大交流与合作,成功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洽谈签约,成为国家CQC签约检验机构;与国家锻压机械检测中心(济南)、国家木工机床检测中心(上海)加强协作,签定技术人材输送协议;积极与江苏省商检系统、南通市商检系统合作,建成南通商检出口产品和服务外包检验机构;与海安县锻压机械商会及全省70多家锻压机械制造企业签订委检协议,承担与威尔曼集团、能达电气等重点企业电梯电脑零下低温长时间技术检测、插座3C认证服务、铜铝接头过渡电阻、焊接等多项高尖端技术服务项目。全年签订委托检验协议352份,出具质量检验报告2633批次、计量检定报告9072批次。

    【技术标准战略】 出台《海安县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联席会议制度》、《海安县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奖励办法》。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实施技术标准的积极性,发布行业标准4项,分别为恒力重工制定《船用卷板机》、《上辊万能式三辊卷板机》,丝乡丝绸制定《桑/柞产品中桑蚕丝含量的测定化学法》,天元横机制定《电脑横纺织机》行业标准。立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3项。组织鹰球集团、欧贝黎新能源公司参与江苏省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江苏省自主创新标准研究试点项目申报;欧贝黎、远东微特电机列为江苏省第七批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单位。指导企业制定企业标准56项,完成标准备案256项,确认国家强制性标准1910项、国家推荐性标准2683项、行业强制性标准430项、行业推荐性标准2680项、地方强制性标准12项、地方推荐性标准2项,企业标准930项(共计确认标准8649项),完成采标43项。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对通过验收的弱筋小麦种殖、桑蚕标准化养殖两个国家级示范区、暗纹东方鲀省级示范区加强跟踪服务和巡查监管,确保示范区建设效果。加快“现代淡水养殖渔业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蛋鸡生产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淡水鱼池塘养殖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及“大公山羊秸秆养殖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秸秆养羊技术操作规程》经过专家多轮讨论,进入上报程序。2010年上报11项省级农业标准化地方标准,上报4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组织鑫缘茧丝绸、世业红酒业、新高果业等企业参加第四届江苏省农业标准化成果展。

    【计量基础建设】 夯实能源计量基础。建立健全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档案,完善计量管理制度,配备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组织对3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计量确认,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加大对企业强检计量器具检定的服务力度,对企业存在计量器具“配备率低”、“受检率低”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12项21种强检计量器具建立档案,录入国家数据库,建档录入率100%,强检受检率90%。完成计量合格确认31家,组织4家企业开展8项计量标准考核工作,组织4家企业申报定量包装商品“C”标志。引导公用计量单位规范化管理,14家加油企业通过计量管理体系认证,乐天玛特超市评为南通市计量诚信单位。

    【民生计量检定】 深入乡镇调研,摸清全县集贸市场、村级卫生服务站、医疗室(社区)和计划生育指导站的基本情况,召开专题会议落实责任,采取解剖检定、统一编号、统一铅封等方法,完成全县30家市场2015台计量器具、44家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4家计划生育指导站523台件医用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工作。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鬼秤”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强化计量日常监管。加大民生计量监管力度,对个别卫生院存在强检计量器具超期未检的行为,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整改,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收到良好效果。严肃查处1家无计量器具许可证生产定量包装机的企业和1家利用汽车衡实施作弊的企业,有力地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计量工作宣传。开展“3·15”消费者维权日、“5·20世界计量日”系列宣传和“送计量,送温暖”惠民系列活动,组织质监志愿者走进敬老院、社区、乡镇,为百姓免费量血压、称体重、验光配镜,发送计量宣传资料600余份。

    【食品安全动态监管】 推行“食品分类、企业分级、监管分等”(简称“三分”)监管新模式,将全县216个取证食品种类按照高、中、低风险分成三类,对190家(其中停产关闭6家)取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质量保障能力由高到低分成A、B、C三级,在此基础上,食品监管等级由高到低分为红、橙、黄、蓝、绿色五等,落实“‘三分’专项工作小组”,对全县100%食品企业完成“三分”核查和分级评估,60%食品企业进入全市电子动态监管网络。针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难题,提议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加工小作坊及保健食品生产销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海政办发[2010]4号),明确质监、卫生两个重点部门各自按照职责范围进行小作坊受理和审查办法,落实具体联络员,使全县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走上正常管理轨道。先后开展对乳粉、发光肉、添加剂、世博食品、食品接触紫砂、一次性餐具、烤鱼片、岩盐卤水、以乳粉为原料产品、化妆品、嫩肉粉、防汛救灾物资、酱油产品、皮革蛋白粉、油抛光大米、大米产地、植物油、地沟油、碳酸氢铵、黄酒、小麦粉等24项进行专项检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四体一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 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列入对乡镇的考核工作中。及时召开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与各镇签订2010年工作目标责任状,建立健全安全监察、检验机构、稽查执法、乡镇安监员“四体一体”综合监管体系,做到层层明确工作责任。推进分类分级监管模式。针对海安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特点,全面落实分类分级监管责任,确定化工行业为年度标准化和分类分级监管试点。在办理新增设备注册登记时,建立投产半年后A类分类监管档案,完成300家标准化分类分级监管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及时召开特种设备监管员工作座谈会,与各镇签订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责任状,与新办、换证单位签订安全责任告知书,气瓶充装单位、电梯使用单位递交承诺书,全县新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责任告知率100%。按照5%的年度现场监察计划,先后开展电梯、气瓶、起重机械、锅炉房安全管理及节能管理双达标等专项整治活动,200家电梯使用单位、19家气瓶充装或检验单位、50家冶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115家锅炉使用单位经过自查、督查和排查,18项气瓶充装单位安全隐患、11项电梯使用单位安全隐患、39家冶金起重机械企业完成整改。

 



     【效能建设深化年主题活动】 健全乡镇质量技术监督网络,完善“联动办事制、重点企业联络制、重点项目跟踪制、名牌争创培育制,首问负责制、受理举报投诉制”等17项制度,“四牌一栏”落实到位,意见箱、办事指南、举报电话、办事流程、政务信息等公开透明,全局所有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在大厅职责栏上公开,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积极探索扶持板块发展新思路、新办法,全方位构建和谐服务氛围。全县24家船舶板块配套企业、30多家变压器企业在服务中进一步得到规范,成立海安县海洋工程和船舶配套业行业商会。帮助144家食品企业开展质检员培训、94家企业开展计量管理员培训;4012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接受岗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