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党史
【英雄战事周周看】惠浴宇与泰县县政府在海安
【信息时间:2021/6/30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惠浴宇(1909—1989),原名惠美琬,曾用名惠琥,江苏灌南人。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去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次年4月被捕,在狱中始终坚贞不屈、坚持斗争。1937年10月出狱,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江南挺进纵队大队指导员、挺纵三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共苏中工委书记、苏北临时特委书记、苏北特委副书记、江都县县长兼警卫团政委、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三纵七团政委,曾随陈毅三进泰州城。1940年8月任泰县县长,10月兼任中共泰县县委书记。1941年3月兼任泰县独立团团长和政委。1942年7月调离泰县,历任中共江(都)高(邮)中心县委书记兼行署主任,苏中一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苏中一分区专员,苏浙二分区及四分区专员。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苏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中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苏中区党委委员,华东野战军11纵队政治部主任,三野10兵团29军政治部主任。1946年作为新四军首席代表,深入虎穴与敌谈判,迫使敌人签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苏州市委书记、市长兼军管会主任,苏南区党委委员,苏北行政公署主任、区党委常委,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长,江苏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长,华东局常委,江苏省委政法小组组长、省革委会副主任、省政协主席,中顾委委员等职,是中共八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和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四军东进黄桥后,1940年8月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任命惠浴宇为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0月中旬,惠浴宇根据苏北区党委指示带领一批同志到海安镇,成立泰县县政府,中共泰县县委亦从泰州城移驻海安镇。月底县委书记陈扬调走,惠浴宇兼任县委书记。

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相继建立海安、李堡、角斜、立发、雅周、栟茶(今属如东县)、蒋垛(今属泰州市姜堰区)等7个区级民主政权,任命了区长。乡(镇)仍留用国民政府时期的乡(镇)长。当时,国民党军队撤逃后,海安一些地方士绅组建了一个善后事务所,以维持地方秩序。在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区政权建立后,这个事务所仍然摊派捐款和公差,干扰了抗日民主政府法令的贯彻执行。经惠浴宇同意,抗日民主政府解散了这个事务所。

泰县县政府在海安时,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宣传共产党和民主政府团结抗日的主张,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抗战;依照法令征收公粮,满足部队的给养;在城镇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以废除封建陋习。县、区干部深入基层,团结各阶层人士,建立工人抗敌协会、商业抗敌协会、农民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僧尼抗敌协会等抗日群众团体。鉴于当时泰具辖区广大,县委领导机关驻海安,不便领导姜堰、泰州等地的工作,县委研究决定,成立泰县分县委,丁翔雯任书记,领导姜堰、白米、曲塘、泰州城、下河(周庄、叶甸)、张塘等区委和支部。

1941年2月18日,讨伐李长江战役发起后,日军为挽救李长江覆灭的命运,驻如皋日军3000人分3路向海安进攻。在惠浴宇的领导下,泰县县委对撤出海安镇作了部署。2月20日下午,县委、县政府机关在惠浴宇带领下转移到海安西北的陆家窑、江家舍一带。21日晚,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研究新的斗争形势和今后任务。由于日伪控制了泰州至海安、如皋至东台的交通线,泰县抗日民主政府的辖区被分割为通扬运河河南、河北和通榆运河河东3块地区。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斗争形势,县委决定实行分片领导。在河东地区建立泰东分县委、泰东行署,由杨源时、于晶带领一批干部领导李堡、栟茶两个区的工作,杨源时任书记兼行署主任;在河北地区成立海(安)曲(塘)白(米)河北工委、河北办事处(简称泰北办事处),领导这一地区的工作,孙佩任书记、魏翘南任主任;惠浴宇带领县委和县政府机关转移到海安河南的雅周地区。

县政府转移到雅周地区后,组织民运工作队,广泛发动群众,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春荒斗争和“二五减租”,发展县、区武装,打击敌人,巩固和扩大游击根据地。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海安雅周地区成为泰县县委、县政府比较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3月,中共苏中区党委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河东地区从泰县管辖下划出,成立泰东县,领导立发、李堡、角斜、栟茶、唐洋(今属盐城市东台市)5个区。同年10月,海曲白河北地区也从泰县管辖下划出,泰北办事处成为“联抗”地区独立的行政机构,直属苏中行署领导。从此,到抗日战争胜利,泰县县政府管辖范围仅为海安河南的雅周、海南、曲南3个区及姜黄河以西地区。1945年8月,泰县县政府移驻姜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