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党史
魏建功: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奠基人
【信息时间:2019/11/18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今年是魏建功教授创办北大古典文献专业60周年。今年11月17日,是魏建功教授诞辰118周年。谨以此文纪念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奠基人魏建功先生。

——题记

魏建功(1901.11.17—1980.2.18),江苏海安人,字盖三、天行,别名山鬼、文狸等,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历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新华辞书社社长、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兼古典文献专业教研室主任、北大副校长等职,曾当选九三学社中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魏建功于1919年考入北大中文系,1925年以北大中文系“乙丑科状元”的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是北大中文系的著名教授之一。他讲授的《中国声韵学概要》与胡适《中国文学史概要》、沈兼士《中国文字学概要》被北大学生同列为国文系“三大概要”。1959年,时任北大中文系副主任的魏建功受命创办古典文献专业。该专业为我国古典文献研究出版工作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在一定程度受上缓解了我国古籍整理、研究、出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填补了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空白。

受命创办古典文献专业

1958年2月9日—11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和规划制定会议。新成立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由19人组成。组长是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成员有叶圣陶、何其芳、吴晗、翦伯赞等18人。规划小组下设文学、历史、哲学三个分组。魏建功是文学组成员之一,为了培养古籍整理人才,会议决定在北京大学开设一个古典文献专业,由齐燕铭、翦伯赞、吴晗、魏建功、金灿然等人负责筹备。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切实措施培养古籍整理研究的专业人才。齐燕铭、金灿然等人员在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的支持下,由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牵头,邀集一些有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学者磋商,吴晗、翦伯赞、魏建功等参加了商讨,最后决定在北大设立古典文献专业(专业名称由翦伯赞拟定)。

高教部向北大下达任务后,北大校方立即召集中文、历史、哲学三个系的领导和资深教授共同研究筹划,决定古典文献专业设在中文系,由魏建功兼任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于是,创办古典文献专业的重任落在了魏建功的肩上。

亲自拟定教学课程方案

对于创办古典文献专业,魏建功早有此志。他在北大中文系讲授“古代汉语”课程时就曾讲过,中文系应该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之类的课程,并说将来要设立此类课程。而如今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他。

接受创办古典文献专业的任务后,魏建功先调来了学生吴竟存任教研室秘书,后又从社科院调来了学生阴法鲁任教研室副主任,开展古典文献专业的筹建工作。当时研究确定,古典文献专业学制为五年。魏建功亲自拟定了教学方案,课程包括文、史、哲各方面的内容。具体设置有三大类:

(一)公共政治理论课。

(二)专业课:1.一般基础课:现代汉语、外语、写作、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2.专业基础课:古籍整理概论、中国文字学、中国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及实习、版本学及实习、校勘学及实习、工具书使用及编纂法、古籍整理史等。3.专业讲读课:《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左传》《史记》《淮南子》等。4.专题课:汉语史、目录学史、中国古代文化史、国外汉学研究等。

(三)古籍整理综合实习、专题研究、撰写毕业论文等。

魏建功拟定的这一课程设置方案,以现代科学体系为基础,吸取传统文史研究的治学方法,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新体系。魏建功制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是:以读古文、学专业提高古籍阅读能力为主体,以文字、音韵、训诂和目录、版本、校勘为两翼,三者相辅相成,抓住了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才的要领。

邀请名家名师讲课讲座

古典文献专业是由北大中文系和中华书局联合创办的,因而教师也是由北大中文系调派和中华书局介绍组成的。魏建功首先在北大校内聘请专人任教师。除他本人外,还有阴法鲁、裘锡生、吴竟有、向仍旦等8人任教。另外,他还聘请校内外著名学者王力、游国恩、冯友兰、俞平伯、王重民、顾颉刚、马宗霍、宋云彬等来讲课。举办“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时,除本专业教师外,他还聘请刘国钧、侯仁之、向达、宿白、任继愈、聂崇歧、启功、张政烺、史树青、柴德赓等校内外专家来班作讲座。应邀为“国外汉学研究讲座”讲课的有周一良、王重民、张铁弦等。

1960年,古典文献专业又招收5名研究生,魏建功亲自担任这5名研究生的导师。

培养一批古籍业务骨干

从1959年古典文献专业创办招生到1966年停办,魏建功一直担任教研室主任,1961年冬,他担任北大副校长后,还兼任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把主要精力仍放在古典文献专业的工作及教学上。可以说,他为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建立和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北大古典文献专业从创办至1966年停办,一共招生七届。第一届本科生于1964年毕业。这一届学生皆具备了文、史、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阅读、整理、研究古籍和批判传承文化遗产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达到了培养目标所预期的目的。这一届毕业生分配到中华书局的就有12人。此后历届毕业生都有分配到中华书局工作的,更多的是分配到高校和图书馆等单位工作。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几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多成了我国古籍整理、出版、研究和高校有关专业的业务骨干。

对于魏建功创办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贡献,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现任北大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孙钦善教授在《魏建功与古典文献专业》一文中说:“魏先生不负众望,以他精湛的学术思想和广博的学识把古典文献专业真正办成了一个反映本学科规律、具有丰富学术内涵的专业,填补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一个空白。”①

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第二届毕业生、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北大教授安平秋在《我的老师魏建功先生》一文中写道:“我第一次见到魏建功先生是在1960年9月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不久的古典文献专业迎新会上……魏先生在几名年轻教师的簇拥下进来,他绕场一周,精神抖擞地与我们每一个新生握手,然后先生站在黑板前面讲了一通话,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他说古典文献专业是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建立的,从1959年开办,今年是第二届,白手起家,有如‘大庆’,创业艰辛;‘大庆’出的是石油,是工业中的基础,我们古典文献专业出的是人才,是社会科学中的重工业,也是基础。先生操着带有江苏海安味的普通话说出了让我们这批刚入‘最高学府’的十八九岁的年轻学生目瞪口呆的话:‘我们要把北大古典文献专业办成第二个‘大庆’!”②

魏先生创办北大古典文献专业,对中国古籍研究出版事业功不可没,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奠基人。(作者:徐兆熊)

注释:

①(2001年6月20日《中华读书报》) 转引自马嘶《一代宗师魏建功》第219页。

  ②(《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一期 转引自马嘶《一代宗师魏建功》第219-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