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人文 >> 海安收藏
刻纹麋鹿角(新石器时代)
【信息时间:2015/7/24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青墩遗址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麋鹿骨骼和骨角器。其中不少骨角器已被古人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成品、半成品有作为生产生活用具的,也有在上面留下了刻划纹和锥点纹的,进而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观念形态和精神文化。

最引人瞩目的刻纹麋鹿角是在骨角栖和麋角枝上有易卦刻文8个。这两件文物上的刻纹已被众多考古学家和易学家认定是易学起源的初始符号。

中国易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政烺先生在《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1979年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发掘,出土骨角栖和鹿角枝上有易卦刻文八个,例如三五三三六四(艮下、乾上、遁)六二三五三一(兑下、震上、归妹)。其所使用的数目字有二、三、四,为前举三十二条考古材料所无,说明它的原始性,这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无论其绝对年代早晚如何,在易卦发展史上应属早期形成,可以据此探寻易卦起源地点问题。”

之后,南通博物苑徐冬昌先生也撰文介绍了该苑所藏的5件刻纹麋鹿角,并引用大量文献资料论证了这些刻纹麋鹿角的文化含义,认为是青墩古人占卜刻划的符号,“奇数相当于《周易》卦爻中的阳爻,偶数相当于阴爻”,当为易卦刻纹。

众所周知,伏羲创八卦。伏羲在东方,易卦的起源在东方,而青墩刻纹麋鹿角又发现于东方——于是对充满神秘色彩的刻纹的破译研究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易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