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年鉴 >> 2012年鉴
文化名人
【信息时间:2013/4/11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此栏目收录国家文联所属各协(学)会会员,按姓名拼音的英文字母排序。


 

陈 宁

    1957年5月生,大公镇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专业、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师承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教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安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二级美术师。陈宁广泛涉猎传统经典,诸体遍习,追摹二王、旭素、米芾、徐渭、王铎行草,游刃于狂放与精致之间,隶书取法《石门颂》与《好大王》,得汪洋恣肆与宽博绵远之意。他对传统经典法帖有很强的融通创造能力,并逐步形成雄强、跌宕、潇洒、狂放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有強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重要展览并获奖,作品在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中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大量作品在省以上专业报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碑林勒石,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多幅作品入选大展并获奖。1993~1995年连续两幅行书入选第二、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行草条幅入选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画展,行书条幅入选全国书画艺术节书画家新作展,并获孺子牛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1996年草书条幅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和平友好国际书画大展获优秀奖。2000年行书条幅入选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2008年行草唐诗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百位书画家精品展,草书条幅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书法作品优秀奖。2010年草书王维诗入展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著名书画家精品展。

 

陈顺源

    1948年生,城东镇人。中共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历任海安县立发中学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县人大第十二、十三届代表,中共海安县第八、九届党代会代表。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海安县名校长。
    80年代始学摄影,数十次随中国摄影报社活动部及国内多个摄影团队外出创作。摄影作品《晨练》获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摄影大展优秀作品奖。《春天的红土地》、《大野芳菲》、《雾罩桃花坝》等七幅作品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山西省政协联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首届全国清明节摄影作品展并同时载于《全国首届清明节摄影作品集》。《绣》、《水》系列作品参加在中国平遥举办的国际摄影大展。
    作品《风尘仆仆》、《晨渡》、《牧羊者》、《窗画》、《皓日照梵净》等八幅及专业文论《沐浴在和谐中》、《难忘皖南创作团》等在《中国摄影报》发表。《冬野》、《拍花》、《对话》、《冬韵》、《骏马奔腾》、《乡村夕照》等300多幅作品在《光明日报》、《人民摄影》、《新民晚报》、《扬子晚报》、《江苏美术教育》、《南通日报》等10多家报刊发表。有《想当年》、《大地乐章》、《渔舟唱晚》、《孔雀开屏》等近百幅作品在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或展出。2007年5月,获首届郞静山摄影奖提名奖。
    免费为村民、少数民族群众摄影,多次捐助贫困百姓。

 

崔世莹

    1954年生,海安镇人。中共党员。研究馆员,策划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理事,中国社会舞蹈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图博群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工程培训对象,南通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杰出拔尖人才。南通市第九届党代会代表,南通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海安县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研修舞蹈史论硕士,中国工商学院国际传媒专业文学硕士。曾随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团”出访日本演出。出版舞蹈专著《中国舞蹈论稿》、《舞蹈艺术论》、《南通民间舞蹈的多重阐释》等7部。多次出席全国舞蹈学研讨会,并参加国际舞蹈讨论会,应聘为北京大学社会舞蹈理论技艺研究班授课,编著《九十年代流行交谊舞》被中国人文学者和舞蹈专家论为“不可多得的交谊舞文化普及教材”,参与全国艺术院校大专教材《社会舞蹈概论》的编写。现为国家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舞蹈志》的特约编委、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部级课题《群众艺术学》课题组负责人。出版群文专著《策略与模式》、《面对永恒的自觉》等六部。论文《广场文化之美学意蕴》等多篇论文分获社会文化最高政府奖——国家文化部“群星奖”群众文化科研成果金奖、银奖;全国群众文化论文评奖大奖、一等奖。还曾应邀参与《中国舞蹈词典》、《中国小百科全书》、《中国艺术百科辞典》的编撰。成功策划中国群文学会、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主办的“2007中华经典龙舞大赛”、“2008中华经典鼓舞大赛”、“2010中华经典秧歌大赛”,主持运作央视品牌文艺节目《激情广场》、《周末喜相逢》、《星光大道》、《曲苑杂坛》走进海安。

 

狄宝明

    1940年生,曲塘镇人。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原海安县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县文化馆基层工作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大学文化。1959年任教于海安县迮庄中学。1961年调县文化馆,1991年任馆长助理。从事海安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和群众文艺辅导工作40余年。
    在《江苏文艺》发表《海安民间文艺》,参加海安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采编工作,负责民间歌谣相关部分的整理。1988年起负责《海安文艺》的编辑工作,并负责编辑计划生育文艺演唱专辑,两刊物很受全县群众文化工作者欢迎。
    撰多篇群众文化研究论文,如《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群众文化与思维方式》、《小康文化谫论》等,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学术文化研讨,在文化部《群众文化》、陕西《社会文化》、吉林《群众文化研究》、福建《群文研究》、江苏《群文学探索》、山西《研究与辅导》等专业报刊发表。
    1991年将多年创作的100多篇小戏、小品、曲艺、歌词、故事等各类文艺演唱作品集辑《艺坛新曲》,由南京出版社出版,作品中多数曾经发表或演出。1993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文苑新论》,书中刊载20多篇群众文化文论。

 

胡润农

    1944年生,东台市溱东镇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原海安县音乐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副研究馆员。196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甘涛、翟安华、马友德等教授。曾任县文工团乐队队长、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政协第八、九、十届常委。
    从事音乐创作和二胡演奏、教学40多年。创作主要声乐作品有:男声表演唱《扬稻谷》参加省专业剧团会演;女声表演唱《四大嫂送肥》、大型歌剧《海岛女民兵》、小歌剧《杮子红了》等为剧团公演,独唱《水灵灵的水乡》获南通市“五个一工程”奖。创作的舞蹈音乐有:二胡与花鼓《迎春》获省群文先进县文艺会演二等奖;《花鼓》拍成音乐电视片参加全国百家城市音乐电视片评比获金奖;《海安健身花鼓》获江苏省全民健身新创优秀节目创新奖第一名,受中央文明办、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央电视台联合表彰;《海安花鼓》(中老年版)获第九届全国中老年文艺交流大赛金奖;《花鼓情》参加首都国庆50周年游园活动演出;《龙凤呈祥》三次晋京献演;《苍龙舞》赴日本访问演出55场;《龙舞吉祥》获全国老年文艺会演银奖。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花鼓》获江苏省民族器乐比赛创作三等奖。为社会培养大批二胡演奏人才,很多学生考入著名艺术院校,每年都有学生在各级少儿器乐比赛中获奖。
    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上海艺术家》等刊物发表《论二胡演奏的音准问题》等学术论文多篇。搜集民歌千余首,其中百余首入选《南通民歌集成》和《江苏民歌集成》。

 

蒋 琏

    1950年生于如皋鹤颈弯,李堡镇人。中共党员。二级作家。1968~1975年在角斜公社插队,1977~1989年在海安师范任语文教师、中师函授教研组长。1994年,任县文联驻会秘书长,1999年任副主席,2005年任主任科员。
    1972年开始发表小说及民兵历史斗争故事。1980年以后,在《雨花》、《飞天》、《青春》及《文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及报告文学。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获奖。出版散文集《品绿》、《天地玄黄》,长篇小说《通扬河》、中短篇小说集《贵先生》,长篇报告文学《海安老师》、《南通好人》、《江苏建筑业新世纪发展报告》(合作)。累计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
    1986年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2000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年从事基层文学艺术组织工作,任县文联副主席期间,组织“海安花鼓”演出队参加中国首届民间广场舞大赛获“山花奖”。任县政协第十、十一、十二届委员,曾任政协文艺组组长、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曾为海安县学科带头人。现任南通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安县作家协会主席,海安县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江海文化研究会海安分会副会长。为江苏省第七届文代会代表,江苏省第六、七届作家代表会代表。

 

蒋荣华


    1943年生,曲塘镇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海安县曲艺家协会主席。海安县政协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委员。1961年进海安县曲艺组从师学艺(江淮评书),为苏中地区《五代残唐》唯一传人,退休前为曲塘文化站工作人员。
    1963年起编说新书,常日骑单车巡回在海安城乡及邻近县区说新书,书目以《雷锋》、《焦裕禄》、《张志新》等影响较大。1991年夏,中国发生特大洪灾,自发进行“行万里路,说百场书”赈灾义演。同年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南通市曲艺家协会在南通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蒋荣华从艺三十年纪念会”并颁发荣誉证书,吴镕(时任南通市委书记)出席并讲话。翌年张志新烈士的母亲郝玉芝为其题词:“一介草民将何为,繁荣中华乃己任”。
    1989年初建德让博物馆,1998年迁址海安开发区,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馆舍达1200平方米,建有文物陈列馆、中国少年儿童碑廊(冰心题名)、馆史陈列室等。1992年,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教授率江苏文博专业人士溥杰等20余人专程赴曲塘参观德让博物馆并题词“大海真有能容之量,明月常以不满为怀”励之。平时节衣缩食,勤于收藏。馆藏古今陶瓷器、玉器、字画、印、砚等计8000余件,明代万历黄花梨鸳鸯戏荷8椅4几为镇馆之宝。碑廊内嵌贴200余方汉白玉警世字碑,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德让博物馆名列《民间收藏指南》、《现代民间收藏指南》中。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蒋荣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姜 海

    1960年生,雅周镇人。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专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南通市摄影家协会理事、海安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海安时报》摄影记者。县政协第十二、十三届委员。
    1982年从事摄影工作,先后1000多幅新闻、艺术作品在国际、国家、省、市发表、参展、获奖。1992年6幅艺术作品被南通市委宣传部外宣办选送到日本、新加坡参加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2006年获首届国际郎静山摄影奖。2000年《农家过年忙》发表于《中国摄影报》,2001年《普法不老松》获全国人大法制好新闻二等奖,同年《深情的吻》获2001年江苏省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2002年《儿子,我为你自豪!》获2002年江苏省新闻摄影一等奖,2002年《老龄环保自愿者》获华东六省一市新闻摄影大赛二等奖,2006年《春到水乡》发表于《中国摄影报》,《水乡春早》入选全国政协举办的“江山如画”——建党九十周年政协委员摄影展。2011年7月,《倦鸟归林》等10幅作品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在线影展”栏目中展出。1989年在县文化馆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撰写的《用镜头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独特的新闻视角》等论文在《新闻通讯》、《江海记者》新闻业务杂志发表。2004年被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联、南通市摄影家协会评为南通市首届十佳摄影家,2007年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联授予文学艺术工作奉献奖。
    2006年主持海安县摄影家协会工作,组织发动会员深入一线、扎根基层,挖出新题材,举行各类影展、影赛、创作活动150多次,发展会员120多人,摄影事业长足发展。
    2006年创办月刊《海安摄影》报并担任主编,开设“信息广角”、“摄影天地”、“专题聚焦”等栏目,2010年创办海安摄影网站并出任版主,开设“季度影赛”、“图说民生”、“摄影知识”、“新手上路”、“摄影论坛”、“精品赏析”等栏目,为广大会员、摄影爱好者创造展示作品,交流技艺的良好平台,活跃在海安摄影网上的摄影爱好者2000多人,平均每天上传作品100多幅,逐一点评,普及摄影知识。开展网络摄影大赛10多次,创作近千幅作品。多次组织会员和摄影爱好者赴内蒙古、新疆、云南等10多个省和地区创作采风,每次筛选部分作品举行交流会,并在地方党报上刊登摄影专版。


 

焦宝林

    1942年生,海安镇人。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遗保护项目“南通扎染”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南通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1962年焦宝林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专科,1979年创建海安县扎染厂,1993年组建中日合资海安锦华服饰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艺术总监、董事长。
    30多年来,致力于扎染艺术的研究、开发、传承。创作的扎染艺术作品吸收古今中外之长,风格独特,实用性与欣赏性兼具,一大批优秀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会上获奖,为著名博物馆和成功人士收藏。1988年,《唐人游骑图》获江苏省首届紫金杯民间艺术佳品评比金奖,南京博物院收藏。1989年,《八仙图》获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特别奖,西安民俗博物馆收藏,《渔光曲》亦获此项大奖赛三等奖。《红楼梦人物图》获中国第八届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创作设计二等奖。2002年,《丝绸之都》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2005年、2009年,《秋韵》、《武松》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大奖赛金奖。2010年,《扎染百华图》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春华秋实》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水浒一百零八人物图》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创办“焦宝林扎染艺术馆”。2011年着手筹建中国第一家扎染博物馆。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专著《焦宝林扎染艺术》。


 

卢辉荣

    1953年生,墩头镇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海安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一生务农,并先后在乡文艺宣传队、县砖瓦厂文艺宣传队、仇湖乡农民淮剧团从艺,1986~1988年任原吉庆镇文化站站长。
    9岁起学习二胡。19岁起自学作曲,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潜心创作,发表、公演一批优秀音乐作品。
    主要作品有:独唱《海安美》经歌唱家祖海首唱后,成为海安对外宣传的一张音乐名片。独唱《唱唱苏北好风光》是田间劳动时即兴所作,此曲随南通市民间艺术团三次晋京演唱,并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为南通电视台音乐风情片《龙腾里下河》谱曲,此片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后再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独唱《和谐时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独唱《读你》、重唱《又唱春江花月夜》分别获江苏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节优秀作曲奖和作曲奖。独唱《问江南》获春满江苏暨江苏音乐茉莉花奖优秀奖。舞蹈音乐《瘫船行》获第四届全国残疾人文艺会演音乐创作奖,《喜船》、《恋歌》双获江苏省第四届音乐舞蹈节作曲铜奖,《黄海网祭》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银奖。在专业刊物发表歌曲多首:独唱《春之旋律》发表于《江苏音乐》,独唱《大江南》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后,发表于《中国民族歌曲选粹》第四集,女声合唱《绿江南,甜水乡》发表于《中国优秀群众创作歌曲》。



 

罗企曾

    1933年生,曲塘镇人。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海安县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海安县人大第十届常委。1952年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同年分配到海安县实验小学任教师、教研组长、少先队总辅导员。1960年任县文化馆辅导员、辅导股长。1988年任县文联秘书长,次年任县文联驻会副主席,1999年离任。先后在文化部《群众文化》、《文化月刊》、《上海艺术家》及辽宁、山西、江苏等省群众文化刊物发表《刍议社会主义阶段的群众文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华夏民间文化保护纵横谈》、《建设先进文化贵在创新》、《扬帆博浪一箭舟》等论文和长篇通讯计60余篇,其中获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及部省级文化理论创新工程和学科建设一、二等奖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践行悟识篇》、《鸥鸟塘说义》、《海安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海安卷》,参加编著的《面对永恒的自觉》、《责任与支撑》等群众文化学术文章及《江海记忆》、《江海流韵》等南通“非遗”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文集13个卷本。1956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享受省劳模待遇,因在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资料整理工作和省卷本编纂工作中做出贡献,国家文化部等三部门于1988年发给奖励证书。2009年获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终身荣誉奖,现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专家组成员。

 

王成硕


    1960生,海安镇人。中共党员。二级美术师。1986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同年9月,江苏省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1990年10月起,海安县广播电视台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南通书画院特聘画师,海安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海安县政协书画会副会长,海安县书画院副院长。2010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和《美术报》评为当代中国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中国山水画画家20家之一,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中国山水画家,2010年海安县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其作品着力探索以江南山水风貌为载体的现代山水语言的表现方式,注重传统语素对自身山水画创作的渗透。远取五代、两宋之神,化元人笔意,参以当代绘画之表现理念,注重骨法墨韵对山石风貌的丰富表现,自成格法,画风古雅俊逸,风朗神发。
    近年,王成硕作品《血与火》、《打家具》、《黄桥烧饼》、《青岭幽静》、《山居图》、《凤山夜话》等数十幅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展并获奖。不少作品在美国、法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展出,并被中国美协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作品和论文多次在《国画家》、《美术》、《中国画家》、《中国书画》、《书与画》、《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杂志发表和介绍。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香港阳光卫视、江苏卫视作专题报道。艺术简历收录于《中国美术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数十部国内外画家名人辞典,出版《王成硕画集》、《王成硕中国画》等画册。

 

王奇寅

    字颂为,1964年生,城东镇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美术》主编。县政协第十届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常委,县人大第十三届代表,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266”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副研究馆员。1982~1985年,武警北京总队一支队服役,受益于董寿平、李铎、王遐举、黄胄、刘海粟等大师,钻研书法、国画。1985年,任县文化馆美工,美术摄影部副主任。2005年任县书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11年任县书画院院长。1997~1998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其国画主工花鸟,兼工人物、山水,尤其水墨作品技法独特,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亲自题写“王奇寅新水墨画”。
    国画作品《雨花魂》、《荷花》、《风雪大别山》三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奖”,《金风染露》、《神农尝百草》、《玉骨丰神》等20余幅作品入选、入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展并多次获奖。巨幅作品《春暖花繁壮国风》陈列于北京天安门城楼展厅,《铁骨冰魂》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春风喜雨》入选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凝霜立雪》获上海世博美术大展优秀奖。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扇面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作品集有《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王奇寅》、《全国十名优秀美术家——王奇寅》、《王奇寅新水墨画》、《观音菩萨画像艺术》等,著有《范画临本——画竹》、《范画临本——画牡丹》、《怎样画蔬果》等,分别由辽宁美术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珠江文艺出版社等出版。1997年随南通市友好访问团出访日本并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江苏省文联评为优秀青年国画家。2007年,江苏省文联组织60名江苏优秀青年书画家赴香港访问并展出作品,王奇寅入选。2008年在北京设立王奇寅新水墨艺术馆。被聘为北京明园大学、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山东临沂大学兼职教授。

 

吴田玉


    1962年8月生,海安镇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海安县文化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多次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和国外一些学术权威机构举办的重大活动。在香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十余次,联展数十次。理论文章数十篇和作品数千件陆续在《美术》、《中国书画》、《国画家》、《艺术界》、《美术报》、《美术大观》、《江苏画刊》等国内重要学术报刊杂志介绍或展出,并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三百家”。中国画《暗香浮动》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当代中国水墨新人奖”;中国画《清晖》获中国美术家协会“第15届中国美术新人新作奖”;中国画《春韵》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当代中国扇面艺术展”优秀奖;中国画《花溪清晖》获江苏省文化厅“第八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中国画《湖光春色》获中国群文学会、江苏省文化馆主办的“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大展”金奖;中国画《花溪清晖》获中国群文学会、中国文化报主办的“全国群文美术书法大展”铜奖、“南通市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二等奖;中国画《映日图》获第九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铜奖;中国画《朝阳》获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大展”银奖。论文《论民间美术“原生态”特质及发展趋势》获中国群文学会,浙江省文化厅论文评比一等奖。曾由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福建东南卫视专访和介绍。作品多次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泰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展出,并被有关机构收藏。
    出版有《中国画精英人物——吴田玉画集》、《画坛——吴田玉作品集》、《画风研究——吴田玉画集》、《吴田玉——花鸟心象》、《色兮墨兮——中国画色彩学理辨析》、《墨言墨语——水墨画的创新发展悟识》、《中国画逸品10家——吴田玉专辑》等8部专著。

 

杨得智


    艺名大愚,1969年生,海安县城东镇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书法篆刻专业,师承著名书法家刘小晴先生。1999年客居上海至今,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作品追求传统笔墨语言与现代审美情趣的自然融合,形成随意挥洒之中彰显盎然古意又不失新趣的书法风格.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大型展赛,曾被“胡润百富榜”掌门人胡润先生、中国礼仪专家金正昆先生等名家收藏。2010年为修建中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题写匾额、对联。近年,先后20多次为国内出版物题写书名、刊名,并有大量书法作品成为各类馆藏与展示珍品。《书法报》、《书法导报》、《文化艺术报》、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专业媒体及多家出版社多次发表或出版其作品与书论。多件作品参加海外交流。

 

杨培杰

    1950年生,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研究馆员(一级舞蹈编导)。1966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五中学,1968年下插海安农村,1970年考入海安歌舞剧团(原文工团),任舞蹈队长、基训教员;1982年秋调至海安文化馆,先后任辅导部主任和创作中心主任;1972年、1976年分别在江苏歌舞剧院、南京艺术学院专修舞蹈;1991年被选送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进修,1993年考入该院史论系学习至毕业。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第三、四、五、六届南通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海安县文联委员,江苏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海安花鼓》省级传承人。
    长期致力于海安民间舞蹈的搜集、整理和创作。1986年以来,30多件舞蹈作品在省级、国家级参演中获奖:代表作《苍龙舞》出访日本和欧洲、《海安花鼓》应邀参加首都国庆50大典并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和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丁家龙》获中华优秀民间花会大赛金奖;《花鼓情》献演中南海怀仁堂;《海安龙舞》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龙舞吉祥》获全国老年人文艺会演银奖及江苏省老年人文艺会演金奖;《芦花》、《梦中水乡》《悠悠下河》、《后方》、《花担飘香》等分别获全国中老年秧歌艺术节和中国中老年艺术节金奖;《龙腾江海》参演江苏省十六运开幕式并获全国经典龙舞大赛金奖;《凤舞青墩》参加第九届亚洲艺术节行街表演获金奖;《海安花鼓》(三代传承版)获全国经典鼓舞大赛金奖和第八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银奖;《龙飞凤舞》获“上海国际民俗民间舞蹈大会”金奖和第八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铜奖;12万字的民间舞蹈研究成果《海安花鼓》、《苍龙舞》、《罗汉龙》编入国家“七五”规划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87年由中国舞蹈出版社出版)。省以上发表论文50多篇计40余万字,其中《时装舞蹈断想》获全国首届舞蹈论文大赛“佳作奖”(1992年)、《从韩国当今民族乐舞的创新看高丽宫廷舞蹈的流变及功能价值》参加“中韩文化学术交流国际讨论会”(1996年);出版专著《舞蹈漫笔》(1994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舞蹈启示录》(2000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个人传略被收录《中国名人大词典》、《舞心集》、《中华文化名人大词典》、《中国艺术家大辞典》、《中国舞蹈家大辞典》。

 

杨一秋


    1933年生,墩头镇人。中共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原海安县摄影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主任记者。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文书、文化教员、宣教干事。1957年转业至海安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工作,文化大革命后调县委办公室负责通讯报道工作,正科级新闻秘书。
    杨一秋是摄影、写稿“两栖型”记者。50多年来有15000余幅作品在市以上报刊发表,其中有2800多幅照片由新华社摄影部向国内外发稿,有多幅在国内外摄影作品展中展出、获奖。
    摄影作品《百万雄鸡下江南》获中国青年报社摄影作品比赛一等奖,《县长抓“技”》获人民日报社摄影作品比赛三等奖,《运棉》由新华社摄影部发稿,《人民画报》刊用并获奖,《里下河风光》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作品比赛铜奖。1995年《人民日报》表彰优秀通讯员,杨一秋名列榜首。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杨一秋老照片10幅,2011年在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2003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杨一秋摄影作品集》。
    杨一秋的艺术摄影作品生活气息浓,乡土味足,构图新颖,用光准确。拍新闻照片有“六快”:下去快、采访快、拍摄快、冲洗快、放大快、发稿快。真正做到反映时代,贴近生活。自1950年起,先后被《子弟兵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28家报刊聘为通讯员。

 

张贵驰

    1955年生,滨海新区(角斜镇)人。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南通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海安县文联副主席、海安县文化局艺术创作室主任。二级编剧。
    自1973年在《新华日报》发表小说处女作《海花》之后,迄今创作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其中曾在《剧本》、《剧影月报》等专业刊物发表《世界之子》等大型剧作10部。在南通市艺术剧院等专业剧团上演话剧《英雄交响曲》、歌舞剧《青枫叶红枫叶》等大型剧目6台。拍摄《千钧一石》等电视剧3部。录制《书生意气》等广播剧4部。在《雨花》、《青春丛刊》等报刊发表《椰风蕉雨》、《滇缅之战》等长篇小说3部。出版长篇小说《海峡》,长篇纪实文学《海安老师》、《砺剑苏中》,传记文学选集《昨夜星辰》,文史专著《苏中战地文化》等著作5部。大型越剧《女儿湖》由南通市越剧团演出近百场,入选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国越剧艺术节”调演。作品曾获国家文化部艺术节铜奖,江苏省第一届、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优秀电视剧奖,江苏省优秀广播剧一等奖,江苏省报告文学奖等政府奖,以及戏剧、影视、文学等协学会专业奖项。话剧《大年三十》入选国庆50周年献礼丛书《江苏文学五十年》。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编《江苏新文学史》将张贵驰列为“新时期代表性剧作家”之一。
    张贵驰曾获南通市劳动模范、南通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苏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中共南通市第八届党代会代表、南通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县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

 

张力生

    1939年生,海安镇人。大专文化,海安县政协原常委,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副编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会员。
    长期致力于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和民俗学研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80余万字作品。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划为“右派”,搁笔10年。落实政策后,奋力编写地方文史资料,探索民俗文化,主编《海安文史》共九册近百万字,参与编写《江苏省县邑风物丛书·海安卷》、《江苏省民俗志》(江苏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92年、2002年出版),所撰写《陈毅的故事》、《陆学台慧眼识英才》、《苏北内河渔民俗散记》、《试论庙会民俗的发展趋向》等文章,先后入集出版。
    对传统灯谜文化情有独钟,1984年担任县灯谜协会会长,曾带队赴南通、扬州、上海、南京等地猜赛,编写《紫石谜苑》一书;组织形式多样的节日灯谜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退休后,在浙江普陀山、苏州寒山寺襄助佛教文化7年,为主编修数十万字的《寒山寺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受聘为海安县政协文史顾问,勉力奉献社会。
    其传略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及《履痕——南通民间文艺家剪影》等书。

 

张应和


    1945年生,曲塘镇人。中共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博物馆学会会员。海安县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并任文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1962年起从事文艺工作,历任曲塘文化站工作人员,大丰县锡剧团编曲、琵琶演奏员,海安县文工队(团)作曲、副团长。1981年调任县委宣传部文化组工作人员,1982年任县文化局秘书,1984年至1999年任副局长并兼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县民间收藏协会理事长、县图书情报协会理事长。退二线后,致力于地方文史资料的发掘与研究,有数十篇文章发表于各家报刊。
    早年潜心于锡剧音乐研究,为剧团多部大型锡剧如《江姐》、《八一风暴》改革唱腔、编写音乐;为县文工团创作大批音乐作品,如小歌剧《我是理发员》、独唱《水乡风光好》等;在《江苏音乐》等刊物发表《理解之歌》、《我爱你黄土地》等10多首歌曲,江苏电视台将其作曲的《紫石苑》摄成音乐电视片播放。曾主持组织数十场声乐大赛和大型综艺类演出。
    1986~1988年间,主持韩国钧故居修复工程,创办全市第一家县级博物馆,1989年国家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表彰其为全国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工作者,县委、县政府记大功奖励。采集鉴识海安镇中大街出土的古瓷片,以图文载于报刊,首次将中大街历史从原先的清代百年老街前推为“起于唐、兴于宋”的千年古街。编著海安人文专著,《海安文化名人传略》(海潮出版社出版)、《海安胜迹录》(作家出版社出版),并与罗企曾合作历经数年,编纂《海安文化志》。2011年将多年收藏的250多人近800册海安籍人著作陈展于县图书馆。

 

郑 忠


    1962年生,海安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版画院高级画师,深圳观澜版画基地入驻画家。
    1993年,处女作《米字格系列之一》,获全国第五届三版展中国版画版种大展两展银奖;1996年,丝网版画作品《惊蛰系列之一》,获全国第13届版画作品展铜奖、美国廖氏版画奖。1999年因郑忠对中国版画学术的贡献,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中国八九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2011年,丝网版画作品《东方永恒的颤音》,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2011年(法国巴黎)国际版画、水彩画原创作品大展入选奖。2002年,《郑忠版画作品集》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作品入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版画展及中国美协第十二次新人新作展,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推介,其中多幅为中国美术馆、埃及版画博物馆和塞浦路斯共和国总统收藏。2009年9月9日,塞浦路斯总统赫里斯托·菲亚斯应邀参观郑忠个展,由衷赞赏:《行吟尼科西亚》版画展是对塞中友谊、文化交流的历史性贡献。11日,塞前总统格拉夫科斯·克莱里香斯在避暑山庄接见郑忠一家,收藏其版画并题词。这是他第三次接见郑忠。1997年起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塞浦路斯尼科西亚文化中心、芬兰赫尔辛基文化中心(中国文化周)等处举办18次个展。
    2002年7月被南通市人民政府审定为南通历史上第144位历史文化名人。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书画频道3次专访。

 

仲美娟


    女,1946年生,西场镇人。中共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县舞蹈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县文化馆活动部主任、舞蹈编导。副研究馆员。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史论及舞蹈理论专业毕业。1965年因参加县社教文艺会演,所演《说唱大鼓》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播放,被选进县文工队(团)而成为既能舞蹈、说唱,又能在大型歌剧中担任主演的专业演员。1979年调县文化馆任舞蹈编导,1989年曾获南通市群文干部10项业务技能竞赛一等奖。
    1991年编排并参演《苍龙舞》,随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日本东京、横滨等10座城市演出55场,首将海安民间舞蹈推向世界,受县委、县政府记大功奖励。编排的《龙凤呈祥》1986年随南通市民间艺术团晋京献演,并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专场演出,《金龙飞舞》1990年参加首都国庆50周年庆典游园演出,《二胡与花鼓》1996年参加省会演获二等奖后参加音乐电视片《水乡恋》拍摄,该片获全国百家城市电视音乐节目金奖。创作舞蹈《水乡梦》、《飞吧,风筝》等分别参加三届省音乐舞蹈节比赛获奖,《杏花春雨》2010年获中国中老年艺术节编导金奖,赴韩演出,获国际中老年艺术节金奖。
    毕业论文《论舞蹈形式的创造》1997年首发于中国舞协主办的《舞蹈》杂志,并在《舞蹈艺术》、《民间文艺季刊》等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200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其专著《舞海夜航船》。
(张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