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党史
陈毅与海安
【信息时间:2017/7/26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苏北抗日局面打开后,刘少奇决定把中原局的指挥机关移往苏北。中共中央“关于苏北发展方针与统一军事指挥”致电陈毅、刘少奇,称“建设苏北根据地是很大工作,同意陈毅统一苏北军事指挥,同意胡服(刘少奇)去苏北与陈(毅)会合布置一切。注意组织财政经济工作,从长期战争出发,勿使人力物力浪费”。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驻海安,使海安成了苏北各界瞩目的政治中心。

  1940年10月19日,陈毅致电李明扬,重申新四军力主抗日合作之立场,云:“违反抗敌建国者,不仅不能成事,且必殃及其身”。20日后,又停止进攻韩德勤占领的兴化,派朱克靖至泰州李明扬处,提议和平谈判,托李明扬向韩德勤提出放弃反共方针、分区抗敌等5项意见。

  10月30日,苏北各方面代表齐聚曲塘准备开和会。韩德勤执迷不悟,无意和平,中途变卦,宣布不参加会议。在兴化出版的报纸上还含沙射影地中伤热心为和平奔走的士绅为“亲共分子”、“失意政客”,甚至诬蔑为“汉奸”、“敌探”等。韩国钧等非常气愤。10月31日当李明扬到达曲塘后,即在开明人士王葆芝花园草庐大厅内开会,改称谈话会。会议开得很活跃,完全采取民主自由发表意见的方法。

  陈毅在会上明确表示:“第一,新四军、八路军不攻兴化,不派队去海门、启东,完全是为了顾全大局,不采取报复手段,各方能承认新四军、八路军在苏北的政治地位,则八路军、新四军愿与各方合作,目前应制止阴谋家扩大反共范围。第二,各军就原防立即着手进行各种必要改革。第三,立即计划出动抗敌。第四,省方如有诚意,我们准备与之直接谈判并要求各方参加。第五,省府代表逗留兴化,迟迟不前,泰州成为及其造谣生事的特工大本营,请李明扬先生制止。第六,密闻省方等待援兵,应请到会代表注意。新四军顾全大局,和平已竭尽智能,此后内战责任由对方担负。新四军原来即是只应战不求战,只要不进攻新四军,愿与国民党合作,只反对反共顽固派。”

  到会各方代表,均一致谴责韩德勤对休战之无诚意。

  陈毅将曲塘和会情况致电报告了中共中央和中原局刘少奇等。中共中央回电陈毅“谈判经过的电报收到,你处理的办法很对”。

  11月18日,中共中央批转了陈毅《关于苏北统战工作的经过与主要经验》的报告。批语说:“中央及军委完全同意陈毅统战方针及统战工作,为使各部队团以上干部深切研究统战策略,破其狭隘而不开展,顾小利而忘大利,称英雄而少办法的观点,特将陈毅报告转告你们作具体教育材料。”

  建立和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建立与巩固华中根据地的指示》进一步强调:“根据地之建立政权问题有第一等重要意义。”要华中“一开始便实行三三制政权”。在此原则下,陈毅积极进行政权建设工作,以“上动下不动”的办法,着手将新四军东进之初成立的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扩大为苏北行政委员会,筹备召开苏北临时参政会。

  1940年11月7日,刘少奇和黄克诚等到达海安,与陈毅、粟裕一起研究共商了整个华中根据地的建设大计。管文蔚向刘少奇汇报了苏北临时参政会筹备情况。刘少奇到海安即在陈毅、朱克靖等人的陪同下,拜访了韩国钧,同他商讨了抗日救国大计。刘少奇话虽不多,但出言极有分量。韩国钧对于国事爱谈健谈,而尤注意抗战到底、国共合作及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等问题。

  为了建立华中统一的有权威军事领导机构,刘少奇在海安致电中共中央“我已到陈毅处,为统一华中军事指挥起见,提议由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八路军、新四军华中各部之总指挥,并加入中原局为委员。如叶希夷同志到华中,即由叶任总指挥,陈毅副之……”后中共中央正式批复:同意叶挺过江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中共中央复电另外加了一句:“并决定,以胡服为政委,叶、陈、胡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

  统一指挥问题解决之后,刘少奇、陈毅一面调兵遣将布阵华中,一面抓筹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和苏北政权机构。

  1940年11月14日中午,韩国钧在家中宴请了刘少奇、陈毅、赖传珠等有关领导,交谈了有关抗日民主政权问题。当天晚上,刘少奇、陈毅、赖传珠等领导先后找冯定等同志谈话。刘少奇说:“我们党的事业在苏北又有一个大的发展,需要培养很多干部,现在要办抗大分校。”刘少奇、陈毅、赖传珠、冯定等人研究决定,以原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成立“抗大五分校”,明确了“抗大五分校”的组织编制、干部配备等问题。原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正副校长陈毅和冯定分别任抗大五分校校长和副校长。“抗大五分校”的组织编制、干部配备的确定,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在海安正式诞生。

  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参加的有江都、高邮、泰县、扬中、丹阳、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崇明、东台、兴化等10多个县。到会参政员200余人,包括各党派、各阶层人士,而且知识分子绅商领袖占半数以上。这些参政员三分之一由军政当局聘任,三分之二是由各抗日人民团体选派,其中,共产党员代表40多人。

  苏北临时参政会由陈毅主持。刘少奇首先作关于抗日民主政权工作的报告,强调:“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动全民抗战,这是各阶层联合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高形式。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民主义的民主政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抗日各阶层利益,改善工农兵生活,镇压汉奸反动派。”

  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选举管文蔚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通过了陈毅的政治报告。

  刘少奇在闭幕时代表中共中央讲话。他说:“实行民主政治,是中国百年来革命流血的目的。今天要的民主,是真民主,不是假民主,假民主是欺骗民众的圈套,是会失败的,是反革命的。”他阐述了《施政纲领》的主要精神,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各党各派要团结一致抗战,要施行民主政治,给人民以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要实行三三制政权,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二五减租”、减息和保证交租交息,加强根据地内军事建设,做好抗日军人家属的优抚工作,发展生产,保障部队的供给,肃清贪污盗窃的行为,提倡廉洁奉公。

  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华中苏北总根据地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扩建地方武装6000余人,主力部队也扩大到1.2万人,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11月17日,在华中的党政军领导数百人云聚海安,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举行。刘少奇在大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决定,陈毅在会上作《关于当前形势及华中我军任务的报告》。海安一度成为华中抗战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为全国人民关注的地方。

  日伪面对华中苏北总根据地的建立,胆颤心惊,除在军事上进行“扫荡”外,在经济上对我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并发行大量的日本军用券、华兴银行券等伪币到根据地掠夺。为了在经济上粉碎日伪的封锁和掠夺阴谋,抵制敌伪币入侵,调剂苏北农村金融,推进苏北生产建设。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建立与巩固华中根据地的指示》:“实行统筹统支,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制,设立银行。”刘少奇和陈毅指示,立即对财政经济工作进行了调整与新的规划。召集朱毅、李人俊等人研究,决定成立苏北总(后改苏中)根据地江淮银行和印钞厂,发行自己的货币,发展根据地经济。明确了苏北行政委员会财政经济部正副部长朱毅、李人俊分别任正副行长。

  1940年11月23日夜,刘少奇、陈毅离开海安。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于11月24日中午到达盐城。(文章有删减)

                                                                                                              (海安县新四军研究会供稿  王兴圣  执笔)

                                                                                                                       转自2017年7月26日《海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