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安方志
【海安记忆】远去了的水乡习俗
【信息时间:2020/8/13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随着时代的变迁,水乡有些习俗已经离我们远去。

春官酒

春官,古官名。《周礼》六官之一,掌典礼。到了唐宋至明清,演化为主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又称“春官正”。

民间通用的“皇历”上,有手执杨柳枝坐在水牛背上的牧童,人们把那称为“春官图”,又叫“春牛图”。

吴越习俗,每年春来之际,常有报春者,手持青铜小牛,在米缸、谷囤上左右各绕三圈,边绕边唱,并送上“春官图”,图的下文有十二生肖和二十四节气,这个习俗叫“报春”。

水乡人将“报春”演化为吃“春官酒”。

吃酒时间往往在雨水至春分的一个月里,同一个村落的同宗本家轮流坐庄,庄家不止一户,常常有三至五户共做庄主,费用不是“分摊”,而是各家自愿出,随多随少,有出三五斗米的,有出二三升米的,还有的只出几个鸡蛋的,各家量力而行,一般不好意思少出,不足部分由坐庄的几户人家分摊。

酒席常常放在庙里的大厅里,但不请和尚念经,却请戏班子在庙前的广场上搭台唱戏。吃酒的是每家的户主,女人很少参加,孩子可以带去。酒是糯米酒,做庄的人家年前就酿好的,糯甜软绵,大碗倒,大口喝,菜是大鱼大肉,肚头蛏尾,豆腐百页,都以鱼肉为主,鱼肉每碗各不少于3斤6两,汤不算斤两。头一碗菜是“肚”,——油炸猪皮,最后一碗菜是蛏汤,豆腐百页农家蔬菜随便。吃酒时共议春耕生产。有困难的本家也会得到适当的资助,钱往往时本家中的大户人家出。吃完酒后便看戏,全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场,迎接春耕的到来,生机勃勃,其乐融融。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战争频乃,春官酒虽还吃,但戏不唱了,后来连酒也不吃了,便逐步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

青苗会

吴越是鱼米之乡,稻作文化是吴越的一个重要文化特点。有些地方,有祭田公田婆的习俗。田公田婆是农户心目中保佑丰收的神。开犁、插秧、收割前都要祭田公田婆。插秧是水稻种植中一项繁难而重要的工序,所以特别重视,插秧的全过程中,每天都是三餐酒饭,三餐点心,俗话说:“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说的是插秧和过年一样都有好的吃。

但里下河把祭田公田婆演化为敬土地菩萨。下秧时,要在秧母田头敬土地,起秧叫开秧母门,也要在秧母田头敬土地。

起秧插秧时,如果请人家帮助插秧,饭菜固然很好,但也不大操大办,因为农时太紧,人,忙不过来。插秧结束后,唱青苗会,那时再招待邻里亲朋,以示酬谢。

青苗会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建农业合作社之前,所以,它还存留在不少人的记忆里。

青苗会是同一个“圩子”的人家轮流做庄,不一定是同宗本家。费用由各家分摊,做庄的人家多出一些,大抵占整个费用的三分之一。不集体吃饭吃酒,各家自办酒席招待自家的客人。筹集的费用主要用来请“香伙”,敬神,“迎门”。历时两至三天。

“香伙”其实是有才艺的巫师,能边敲打锣鼓边“唱忏”。敬的神主要是两位,一是土地菩萨,二是八蜡(读做“抹渣”)老爷。八蜡老爷又称“蝗虫神”,尖嘴。它是专管灭害虫的,敬这两位神都是为了祈求丰收。

香伙一到,便扯起高高的幡子,四邻八乡的人们便知道某处做青苗会了,于是赶去看会。

香伙“唱忏”其实是唱的“七字段儿”,七个字一句,按里下河特有的腔调边说边唱边敲锣打鼓,有唱“薛仁贵征西”,“十二寡妇征西”的,有唱“王瞎子算命”的,还有唱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荤段子。白天,听“唱忏”的男女老少都有;夜晚,女人一般不来听“唱忏”,因为那时唱的大都是荤段子,有的荤得很,把男人们心里撩得痒痒的,这时候女人还听忏被认为是作风不正派。

“唱忏”常常持续两天两夜,第三天人们抬着尖嘴八蜡老爷走过田头,孩子跟在后面叫着:“八蜡老爷嘴一尖,专门蝗虫不吃河蚓(蚯蚓)。”算是驱除害虫。

最后一道程序是“迎门”,香伙手执小钢刀,半裸着身子,带领一队男人走到各家门前,用钢刀在门前挥舞一通,算是驱邪,然后,用土红在大门左右两边,写上大大的“太平”二字。(作者  陈寅生)